4月15日中午,万科内部发文《万科集团内部创业管理办法》,该文件由万科总裁郁亮签名批准。该管理办法的宗旨是:“鼓励员工在万科生态圈内创业,协助万科构建、丰富生态系统,为客户创造价值。”
文件的具体内容见附件。
关于万科鼓励员工辞职创业,我认为有两个意义。
第一,为员工谋求福利
这里所说的“福利”,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奖金、补助、医疗保障这些东西,更关键是要为员工搭建一个创业平台。我们很多企业家坚持抱怨员工不敬业,但是,员工在敬谁的业?这是企业家要思考的。
我经常说,创业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自己投资去开公司,自己当老板,这是自己创建一个平台,然后在自己的平台上创造事业;第二种模式是,在别人搭建的平台上去创造一番事业,比如,在国家机关当公务员,在私企、外企、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上班。
目前,把创业的思维带到企业内部,有两种模式,一是合伙人制,这是内部创业的模式,这方面阿里做得非常成功;二是鼓励员工辞职创业,万科正在尝试。
第二,把大企业做小,做强
万科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日本松下的启发。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松下很多员工都辞职了。他们离开松下做什么?他们自己去创业,创业的范围都在松下业务的上下游。10年、20年之后,松下把这些从松下出去的全部又变成与自己合作的供应商,变成了一个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非常严密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以大化小”的产业链整合方式,其实就是把企业内部的这种协调关系,变成一个外部的市场关系。
附
《万科集团内部创业管理办法》
一、业务约法
1.原则
(1)业务开展必须符合“城市配套服务商导向”;
(2)项目有益于万科生态系统建设;
(3)业务可复制,并具备形成规模的可能性;
(4)坚持市场化竞争原则,不损害万科利益。
2.资源边界
(1)仅限于支持司领超过2年的内部员工创业;
(2)创业员工需辞职创业。参与经集团试错会批准创业项目的离职员工,可保留离职前的EP积分。两年内创业员工可选择回归万科。
(3)内部创业不使用万科品牌;
(4)在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对创业团队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和倾斜。
3.投资标准
(1)单项目万科出资额不超过3000万,万科累计出资额不超过3亿元;
(2)原则上创业员工出资额不应低于万科出资额;
(3)万科可能通过股权、债权、可转债等形式出资。
(4)轻资产、服务类、技术类业务优先。
二、管控流程
(1)由创业者准备《商业计划书》报送至集团投资对接人;
(2)《商业计划书》由集团试错会决策;
(3)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及经营属性一事一议;
(4)对规模较大项目保留审计权利。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