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酿悲剧的历史推演(4月11日)
关键词:人类悲剧 求同存异 正义
人是趋向于群居的动物,群体性也是人类基本的特色与趋势。从这个本性讲,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同类,比如同事同乡同学同胞同年等等。
聊得来的,脾气相投的,有共同兴趣与爱好的,对某个事情有相同的观点与评论的。有相同的姓氏甚至相同的名字,相同的出生地甚至相同的出生时间的,共同效力于同一支队伍,共同追逐某个明星,为同一个国家与政党服务,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或者相同的受教育经历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彼此关系的纽带。
国家之间,个人之间与机构之间的交往,都以求同存异为核心。将连帝王在选接班人的时候,都要用“类我”的标准去衡量。人们用寻找相同去追求友谊,用友谊形成资源与利益分享与交换的纽带,为友谊而出生入死,用国家之间的联盟抵御风险。
有一种君子之交叫“刎颈之交”,还有一种叫为朋友“两肋插刀”,看到朋友被伤害会不计代价地为其报仇雪恨,血债血偿。即使自己的朋友向自己借头颅都毫不吝啬而且不讲价钱,古人称此肝胆相照、舍生取义的人为侠义之士。
在当代也会有人会为了正义的伸张而向非正义开战,为了民主与自由向独裁与强权宣战,却不知道所谓正义、民主与自由不过是站在一个特定立场,从一个角度看的,换了一个立场与角度呢?那不过是为自己的权力、言论、影响力甚至杀戮而寻找的借口!如此循环之下,定然是冤冤相报的。
人类确实是在为自己埋下自我毁灭的祸根的,比如政治的本质是要分清敌人与朋友,军事本质是分清敌军与友军,外交本质是要分清需要拉拢联合的与需要打压蚕食的。在商场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暂时的利益关系,不要把勇士、将军与帝王等人看得多么神圣,他们仅仅是在用自己的土地与子民为筹码在做生意罢了。
任何联盟都是有历史阶段的,就如文景之治与匈奴和亲就被汉武帝终结;康熙大帝的和亲也不过是缓兵之计。任何一个有丰功伟绩的帝王,双手都沾满别人的鲜血。比如前有秦晋之好,后面就有大秦灭三晋,再比如刘邦在前面派“外交官”郦食其在齐国劝降,后面又派韩信连破70多座城池,也难怪会导致郦食被烹的下场。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找不到没有发生过战争的国家与民族,即使是村落之间,帮派之间,都会发生流血冲突,追根溯源,仅仅是对鸡毛蒜皮的小事的睚眦必报。不管是基于暂时的联盟,还是基于永久的友谊,都会被矛盾冲突所中断。
为了金银财宝、为了土地、为了女人、为了虚荣,都可以兵戎相见,连年征战。世交也许会演变成为世仇,人与人、家族与家族、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往往就是如此。这就是人类。我们不敢把这些跟我们的后代说,因为这会让他们绝望,并认为外交不过是杀戮的遮羞布,和平不过是战争中间的喘息。
彼此对抗的武器,从早期的树枝石器到后来的铁器火器,从太空到海底,再从网络到生化武器与核武器。一旦拥有智能的机器变成一部分人针对另一部分人的武器,体现一部分人的主观意愿,就会为研发者以及其身后的政治与资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以人杀人或许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是刑场上的刽子手,以及战场上的军人,杀人都要跨越巨大的心理障碍,并在以后留下深重的阴影,但以机器杀人或许就不会有那种罪责。虽然内心的罪责体会不到了,被杀的人的生命却消失了。虽然我们指责其为坏人,死有余辜,却依然不能不承受来自其后代与至交的寻仇!
机器也是人的工具,不是人类整体的工具,而是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进攻,并试图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那么我们输入给机器人的指令是什么?是保护好人打击恶人,还是保护主人,打击跟主人所对立的人?这就又回到标准制订以及裁决量刑的问题了。
贾春宝
2015年4月11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
和讯网专栏 http://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