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重视料酒,就没机会了!!


料酒是调味品行业之中新兴品类。过去,这个品类还是一些传统酱油醋生产企业里面的一个很不受重视的小品类,然而,料酒品类,从2013年开始的10年,量价齐升几乎可以百分百肯定。

1、销量为什么会上涨?

料酒的市场年增长在40%左右,市场容量目前还没有相对可靠的数据支持,保守估计大约在20亿到50亿左右。市场扩容,受两个因素影响:

1)消费习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已经被教育。料酒过去的使用,基本上在华东市场、西南市场、北京市场居多,现在已经是全国化。消费者希望购买到料酒。

2)产品替代:过去,去腥味用各类东西,口味满足实际上不太稳定。基本上是替代性竞争,把白酒、黄酒和香辛料的市场量吃掉了一部分。

2、价格为什么会上涨?

之所以认为料酒价格会上涨,有3个方面的因素:

1)安全:料酒有两种制造工艺,一种为酿造,一种为配制。过去,配制料酒居多,现在几乎都要打酿造了。

2)口味:普通配制料酒口味浅,酿造料酒口味醇厚,消费者一吃对比比较明显。品味升级是肯定的。

3)价格:关于料酒的价格敏感度,料酒因为前面所述的使用量问题,消费者对于价格不敏感。

3、为什么是老恒和?

这样好的市场,为什么是老恒和把握住了市场机会?

实际上2006年,我到恒顺去讲课的时候,当时的营销总监王乃振非常神秘地问我一个问题,问我有没有关注到料酒,之后讲到料酒的巨大市场机会,此后两年之中,又讲了几次。

我们来看老恒和是怎么做的。

它拿最好的黄酒来做料酒。利用大家对于料酒价格的不敏感的状况,提高价格,让利经销商。老恒和放出话来,全国只招30个经销商。为什么,控制价盘,让经销商赚钱。

我们再看,普通的料酒是怎么做的,要么是“酒精+色素+香辛料”的组合,要么是“劣质黄酒+香辛料”的组合,老恒和是“优质黄酒+优质香辛料”,料酒不仅是去腥,还有提味的功能。其它的普通料酒与老恒和相比,口感一比,马上弱爆了。有明显的卖点,没强劲的对手,经销商在高利润驱动下,一推,产品就成功了。一票干到2.7亿年销售额。

4、料酒还有多少机会?

料酒的机会,好比天上的太阳,只要出门就能看得见。料酒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老牌做料酒的公司有恒顺、王致和、老才臣、巨龙等,他们的品牌影响力、销售网络绝不比老恒和差,甚至有的要强不少。还有,那些在做黄酒的企业,也把销量增长的期望寄托在料酒上了,例如古越龙山、金枫酒业等。因此,老恒和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不尽快推出新的品类,它面临的市场压力将会极大,甚至会重新退回成区域品牌。

而还有很多的调味品企业的领导,就像前面打的那个比方,你出门就能看到机会的太阳,而他们都只是在屋子里,甚至是被窝里做决策。料酒的机会,他们根本看不见,甚至不相信。

事实上就是这个样子,料酒的机会就要结束了,预计就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面,料酒的格局就将形成。无论是一线品牌想做料酒的,还是在区域市场有品牌或渠道优势的地方品牌,再不在料酒这个品类上发力,你在这个品类上的机会就再没有了。

注:本文为陈小龙先生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媒体刊登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请联系陈小龙先生本人授权(陈小龙先生微信号:cagochen)。更多调味品营销相关文章,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twp123com)关注“调味品123”微信公众号。

机会,老恒和,销量,料酒,调味品,亨氏,酱油,行业整合,调味品,规范化管理,经理人,经销商,调味品,厨师推广会,低成本,餐饮终端,调味品,调皮唯品,库存,动销,经销商,案例,产品,调味油,经销商,厂家,海天,调味品,有前途,调味酱,老干妈,福达食品,巴菲特,调味品,亨氏,价格,渠道,促销,复合调味品,复合调味皮,简单化,单一味型,复合调味料,厂商,增长,行业,复合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消费者,差异化,调味品,调味品,购买力,销售渠道,特产,加油站,维护,安全,食堂,单位饭堂,调味品,辣椒酱,渠道,航空,调味品,康师傅,团购,渠道,渠道团购,调味品,关联行业,腐乳,工业渠道,调味品,经销商,调味品,二批商,销量,制造商,批发渠道,批发市场,经销商,批发渠道,调味品,财务控制,营销管理,经销商,调味品,品牌,替代性竞争,经销商,调味品,区域总代,分支机构,经销商,调味品,品牌运营,转型,经销商,调味品,终端,转型,经销商,调味品,时代,帝国,品牌,调味品,销售团队,经销商,经销商那个,调味品,订单,长尾理论,盈利模式,经销商,调味品,动销,餐饮渠道,市场管理,销量,调味品,谜团,行业,食神骨味素,调味品,利润,价格体系,涨价,调味品,酱料,调味品,西部,中国,李锦记,鸡精,经销商,味精,调味品,老干妈,辣椒酱,调味品,产品策划,营销咨询,调味料,复合调味品,品牌,火锅,调味品

  陈小龙先生,调味品中国市场著名营销专家,现任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多家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包括海天味业、李锦记、恒顺醋业、佳隆食品、新加坡福达食品(味事达酱油、广合腐乳)、美乐食品、百利食品、百味佳食品、中粮集团、双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恒安集团、洽洽瓜子、维达纸业、西麦麦片、小糊涂仙酒、丹宝利酵母等。陈先生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调味品行业研究文章,足迹遍布中国本土近30个省市自治区,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的分销渠道,经销商,新产品上市、市场环境,竞争状况等研究极为透彻,他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销售与市场的研究,为中外调味品及餐料厂商提供了巨大的智慧支持。陈先生是中国调味品协会撰稿专家、《销售与市场》《新食品》《糖烟酒周刊》等媒体的撰稿人,并作为营销专家长期为《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提供观点。陈小龙先生是全球第一本调味品营销专著《调味品营销》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