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是个经验科学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又一个求职季已经拉开序幕。在地球的那一边,美国MOOC平台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职业教育市场。edX推出职业教育相关课程,Udacity与Accredible合作,提供能够详细展示学习记录的完成证书。

  对课程平台来说,上班族学习的目标更明确,支付能力也更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以往高不可攀的MBA课程被搬到网络上,用业余时间就能学习,也是一件好事。并且,Coursera已经将一些定期开放的课程改为自主学习模式,即课程长期开放,作业不设完成期限。学习者可以随时加入,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进度。

  密歇根大学的《成功的谈判:基本策略与技巧》就是最早转型为自主学习模式的职业培训相关课程之一,由乔治·塞德尔(George Seidel)教授主讲。塞德尔有着法律和商业的双重学术背景,曾经到许多国家授课和参加商务谈判,他在课程中讲到的知识很多来自他的第一手经验。这是一门很有启发性的课程。塞德尔不会为你罗列一大堆谈判理论,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分析案例,引导你去寻找解决方案。他还提供了许多问题和测试,教你认清自己的谈判风格,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可以说,每个人都能在这门课上学到不一样的东西。在一门上万人学习的公开课上,能获得如此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也是相当难得的。

  很多学习者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外国人总结出来的谈判技巧,是否也适合中国呢?在我看来,课程介绍的谈判策略整体更偏向西方思维,但也有不少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比如谈判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反思已经结束的谈判、总结其中的得失等等,学习者可以在课后不断练习,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验。

  其实谈判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你不可能看了几节课程、读了几篇文章就化身谈判高手,就像看完一本菜谱你也不一定能学会做菜一样。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反复实践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妙处:你永远能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又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中,这个过程能持续满足你的求知欲,并帮助你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其实学习就像健身一样,一开始觉得是件苦差,到后来你就会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