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让中国经济“很行”


“四轮驱动”让中国经济“很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我们有了“四大法宝”,实现了“四轮驱动”,才使得中国经济乘风破浪,一路前行。

  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尤其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党中央的绝对领导,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不断转型升级,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强大助力,政府作用的正确发挥,还是包容发展、对外开放等决策的实施,都有赖于党的核心领导。实践反复证明,背离党的领导,中国经济必然出现动荡甚至倒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关注农业农村工作,既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奠定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践证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了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双赢,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是未来中国经济继续腾飞的“鸟之两翼”。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入多元化时代,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发展更加趋于稳定。对外开放必将加速我国“新四化”进程,增进国民福祉,缓解能源瓶颈,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促进国内思想解放和体制变革,使我们开阔眼界、增强规则意识,显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包容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野蛮发展就是没道理。科学发展、包容发展,是必须把握的基本遵循。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来自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包容性发展。尽管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均等地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但总体而言,我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功,的确是包容性发展的结果。当然,包容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继承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的前提下开放,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急躁冒进,更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失去中国特色。

  全局调控。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风雨洗礼,我国政府处理复杂多变经济问题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一种理念。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全局调控作用,是影响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始终坚持全局观念,始终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中国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不能突破既得者的利益藩篱,只会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举步维艰,也会使全局调控偏离方向。

  经济发展是基础,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直观体现和直接结果。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而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绝不能为了抓经济而抓经济,那样只能陷入“越抓越抓不起来”的尴尬局面。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当从经济发展中汲取更多正能量,指引每个人在各行各业发挥潜能,让中国行,让每个中华儿女行,让国家经济发展惠及更多民众,让中国梦早日变成美好现实。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