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2015年2月7日下午讲于龙江国学书院

丙林:首先欢迎新老朋友来到书院参加讲座。心性与修养是我们书院在言行方面的核心。现在的社会大家都知道比较浮躁,不管是国家的事,还是社会上的事,个人工作的事,个人家庭的事,个人自己的事,各方面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些事情我们自己还能个人去操作,还能有所把握,但是我们自己这个心如何去把握?又怎样去把握?这是很难的,孔夫子也讲,不管你这个人知识有好多,能力有好强,要称得上学问,那就是要有修养。如果一个人有修养,即使知识少,也算得上是有学问的人。对此如何理解?如何把自己的心调整好?就需要修行修养。我也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冯老师给我们讲心性修养。
冯老师:新春时节,欢迎各位到龙江书院来聚会。我呢,也好久没在这讲过了,今天新任院长给我出了题目,讲心性的修养,这个不好讲。啥子叫心?各位有没有心哦?(有…..)都有心啊。那有没有人无心呢?(有时候还是没得……)各人正儿八经的自我感觉一下,我是有心人?还是无心人?谈恋爱的都晓得,热恋之中,念兹在兹,都把他(她)的那一位二十四小时都揣着摸着。如果有一天搞忘了,你这个没心肝的人啊,然后就开始抱怨了。所以这个心,我们要好生感觉一下我们这个心,心是什么?《大学》里面讲正心诚意,你连心是个啥子东西都不晓得,你咋个正心?我们的心是什么呢?能思能想的是心;能欢喜能发脾气的是心;喜怒哀乐都是心;炒股票要用心;见领导要用心;见太太要用心;对子女更上心。但是这个心是咋个为我们工作的?我们经常都搞不明白。有的人心思细一点;有的人心思粗糙;有些人心里面纠结,经常在纠结之中;有的人马大哈一辈子。我么这个心要咋个料理它才恰到好处?它的确是辛辛苦苦为我们服务一生,它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怎样为我们服务的更好?所以这个就需要我们修心。
大家说一下,心到底咋个回事?石XX你是最爱说话的,你说一下呢?(石XX:这个问题很少思考)你天天都在思考的嘛,你是做生意的人,又是艺术家,能不思考吗?那哪一位能讲一下呢?闻XX你是用功的,你说一下啥子叫心?(闻XX:还是老师来说吧)这个心二十四小时都和我们在一起,都在为我们服务,但是你看,一问三不知,这个就有点麻烦。
这个心它首先有一个承载体,是谁在承载呢?是“我”在承载这个心。为什么呢?是我的心嘛!不是他的心!哎呀,这个混蛋的心又遭狗吃了!这个心又不晓得跑到哪去了?不晓得遭哪个贼娃子偷了?这个心肯定是我的,我有一颗心,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我有一颗歹毒的心;我有一颗坚强的心;我有一颗脆弱的心;我有一颗精细的心;我有一颗散漫的心;我有一颗马不在乎的心;等等等等,总之这些都是心。这个心我们一看呢,它确实好玩,我们如何看这个心?佛教讲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成佛了,这裹学佛的人也不少,你要想成佛,你连心都认不到,你怎么能成佛?很多人没良心,没良心的就成不到佛。有良心的,若搞得傻乎乎的,如东郭先生那样,这个良心也没用?歹毒心、没良心也不好?我这说的有良心的指的是那些傻乎乎的,真正有良心的,就像王阳明说的致良知致良能,那个良知良能都是悟了道的感觉了,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二百五那个良心。现在很多有良心的人真的是有点傻,我呢,这一辈子都不多余提倡什么良心不良心,因为要说良心的时候往往是良心欠缺的时候,良心欠缺的人才要去找回良心,我本身又没得什么遗憾,又没做过什么错事,那我还说什么良心不良心呢?本自具足!直下承担!说良心都是多余的话。
心是什么呢?我们不要从佛教上说,也不要从儒家上说,我们摸着自己的心去感觉一下。自己的心在不在?大家看得到我不?(看得到)大家听得到我说话不?(听得到)那心都还在嘛。(呵呵……)心,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有它的知客师,有它的礼宾师,有它的外事服务部门在为它服务。它的服务单位就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我们的触觉,就是所谓的眼耳鼻舌身,这是心的五道窗户,是心的五道门户。要见心,就必须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来进入心的世界。你想如果我们是瞎子,就看不到很多东西;是聋子,就听不到很多东西;如果鼻子废了,就闻不到花香,也闻不到狗屎臭;如果舌头割了,那么麻辣烫我们也没得感觉了;如果我们失去触觉,中风了,高位截瘫了,那么冷热痛什么的也就不晓得了。这都是跟心失去了联系。如何跟心紧密联系?就必须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套感官系统与我们的心打通关系。心里面的东西也必须通过眼耳鼻舌身释放出来,把自己的信息释放出来。
那么我们的这个心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必须通过眼耳鼻舌身作为出纳室来进行内外沟通和内外交流。那么这个心又是个怎么回事呢?那天在书院谈了下“我是谁”,实际上再把它浓缩一下,就是:心是什么模样?我是谁?如果没有这个心,那这个我还存不存在呢?也就不存在了。我思故我在,我心的功能存在,我心的思维存在,所以我才存在。如果休克了以后,进了火葬场了,那么这个我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它失去了思维能力,失去了自我意识的能力,失去了自我认识的能力。所以心的第一功能就是感受自己的存在,这是基础。它是怎样存在呢?那天我说,首先我是封闭的,我就是我,我绝对不是他,我之外的一切都不是我。我的父母是不是我?我的父母不是我;我的老婆是不是我?哪怕是亲爱得不能在亲爱的了,但是毕竟不是我;我的儿女不是我;我的票子也不是我;我的帽子也不是我;包括我这个身体也不是我。哪天得了病了,脚杆给你宰了,胳膊给你卸了,那些都不是我嘛。那个胆给你切了,肝给你切来丢了,心都要给你动手术,哪些是不是我呢?都不是我,肉体非我。有个精神的是我,所以这个我是封闭的。除了我这个概念,什么都不是,它排斥一切,又是空空的、莫名其妙、玄之又玄的这个我,也是这个心。
但是这个心又不甘心这么孤独,你说它是一个绝对的无,它不甘心,因为它已经孤独到什么都没有,但是呢,它又很强大,宇宙在不在,地球在不在,父母在不在,老婆娃娃在不在,这一切都没关系,只要我在就行。你说我没得了,那完了,这太可怕了。一切不存在都无所谓,我不能不存在。我如果不存在了,那是阎王老子下了帖子,那就很麻烦、不甘心。我绝对不能不存在,至于我是什么,哪怕是稀里糊涂的,但是这个我依然很顽固的存在。受不得气,受不得委屈,受不得人家的欺辱、欺瞒、戏弄。总之这个我就有那么怪,它是独立的,封闭的,任何人都给它打不进去,就是包括谈恋爱的谈得如此热烈的,都是相互在那忽悠,哪怕是真心实意,就像《红楼梦》说的那样,“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贾宝玉和林妹妹情深意绵的,但是都是在那打谜语,谈恋爱往往都是猜谜语的方式。好多人都是恋爱过的,都晓得初恋的时候、热恋的时候是怎么回事。你说有谁真正进入谁的心呢?那个心永远是封闭的,哪个都打不进去。
但是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呢?因为心同时又是开放的,开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的”嘛!我要去占有嘛!我一生下来,我的父母;我的老婆;我的丈夫;我的事业;我的票子;我的帽子;我的世界……一切一切,我的圈子就大了。一个是空的我,只有一个空空荡荡的,什么都不存在的我。然后同时就有一个无所不在,要把一切打包、纳为己有的我,要把一切都弄到我的这个圈圈里面来。这个就是“我”的现实。
我的这个讲课在这是免费的,严格说来,有些话可能有些人听起来不安逸,收十万也不为过,拿王绍璠的话来说,一百万一堂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涉及到最根本的一个东西,在外面你听不到这个龙门阵。
“我”有这两个属性,一个是封闭性,一个是开放性。封闭性是排斥一切,因为一切都是非我。另外一个是开放性,开放性就是占有性,一切都要归属于我。这个是我,是心基本存在的一个功能。我们经常说动机动机,那么这个心是永恒的动机。学佛是我想成佛,学道是我要成道,它都是占有性的这么一个存在。有人说要悟了空性你才能成佛,那么这个空还是属于占有性、最后回归本来面目的这么一种状态。但是就这样说,哪个又不懂呢?波师兄在外面讲了几年,天天也在讲这些。
但这个心它还有一种重要而根本的功能,佛教称之为“了别名识”,它有认识能力。今天有人说教娃娃还要教逻辑思维能力,蛇妹妹也在通过魔方启发娃娃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什么?这个就是心的一个根本属性。这些都不应该在这讲,因为这些都属于佛教的秘密,这个是历代祖师秘密传法的一些东西,刚才说的可以公开,下面说的就不能公开。但是既然今天来了,我也想给书院带来些喜气,所以把这个佛门之中、禅门之中秘密传承的这么一个东西给大家做相应的介绍,听得懂就听得懂,听不懂就甩来丢了。
心的一个功能就叫了别,了别在佛教里面称为根本智,无师智。为什么叫根本智?为什么叫无师智?刚生下来的娃娃,他肯定认得到他妈,肯定晓得找奶吃,除了他妈,别个要抱他可能还抱不起走,它都有分别心。这个分别心是什么?它就是一个判断。《信心铭》里面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什么是拣择?拣择就是判断。什么是判断?判断就是逻辑运行的基础。没有判断,逻辑如何运行?这个判断在《庄子》里面称之为是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是肯定判断,“非”是否定判断,逻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离开了是非的判断,逻辑寸步难行。判断就是承载逻辑运行的轨道,不论你是数理逻辑,还是形式逻辑也好,或是辩证逻辑也好,模糊逻辑也好,它都必须在这个是非基本判断的轨道上运行。离开了这个轨道,一切逻辑全部坍塌,就不存在逻辑了。
说到心的功能,它肯定有一个判断功能,哪怕是虫虫蚂蚁,一切众生。为什么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为什么说本自具足?为什么智慧也是本自具足?就是因为这个判断。昆虫有昆虫的判断,蟑螂老鼠都有自己的判断,狮子老虎也有自己的判断。当然人不一样,人是高级动物,是有灵性的动物,他这个判断已经上升到逻辑的层面上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那理性的基础也就是判断。所以对心而言,它必须具有判断。刚才说心有一个功能是封闭性,一个是开放性,还有一个功能是判断力。康德写了那么多书,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就在谈这个问题。以后西方的,不管是古典哲学也好,还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也好,哪个离开判断这两个字呢?只不过判断就像是万花筒一样,随缘而起,遇缘则变,变得使我们眼花缭乱,现在又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变得一塌糊涂,弄得我们都接应不暇。包括现在的计算机,哪怕是每秒钟运行一千亿亿亿万次,它还是基于一个判断,它永远都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运行。
所以我们说破了,人的这个心就是这三个支点,使我们成为心。心的排他性,心的开放性和心的判断性。它又有两个趋向,其中一个趋向,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贪嗔痴,就是占有,是愚痴,用基督的话来说就是原罪,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原罪,就是损人利己。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放手而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回避三舍。这个就是心,凡夫众生的基本状态。圣人菩萨们是舍己为人,一心为公这个是圣人们的境界。大家能够到书院来聚会,都想趋善避恶,都想使自己在道德上、智慧上有进步,所以要搞心性的修养。
刚才说的是心的基本功能,三个基本要素,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性,贪嗔痴是性,只不过是偏于恶性,但是合理的贪嗔痴并不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不能说人家犯淫欲罪;肚子饿了要吃饭,你不能说吃碗饭就叫贪欲;别人上班挣点工资,你不能说人家起了贪心;当老板的做生意赚了钱,你不能说人家贪财。那个都是在合理合法的半径内,在佛教内都可以称之为正业。如果触犯了他人的利益,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那当然就叫不正业了,也可以称之为恶业。人家口袋里的东西,你要悄悄搞到你的口袋里去,那当然不好;人家的太太,你要弄到自己床上去,那肯定不好;为了升官发财,给对手挖凼凼,使绊马绳,扔飞刀,这当然也不好;这些根子在哪呢?这个根子还是在我们刚才说的心的三性上。因为心首先是封闭的,用现在话来说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一般人不要随便跨入人家的心灵里面去,不要随便进入人家的精神世界,窥探别人的隐私的不道德的,某种方面来说也是违法的。 但它还不仅仅是这么回事,因为心的现实就是封闭的。大家想一想这个我,就像我在《貌言视听思》中讲的,在谈到语言的时候,人与人说话都带个脸谱、面具,都带着马甲说话,哪怕是情人们谈情说爱也一样带着马甲都把自己装扮得非常完美,非常可爱,以此来讨好对方。朋友们之间打交道,仍然是如此。直心肠人,像我们刘大姐这样直接了当的人不多,我说话有时也得罪人,但我这人已经是“老奸巨猾”,没有那么直了。所以,说话肯定是要转弯抹角,你不转弯抹角,很多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是这个我字,尽管它有封闭性,但是它表现出来的就是要转弯抹角,要倒拐。我们两个谈生意也好,都是说些好听的话,多喝点酒,然后如何如何再绕入正题,躲躲藏藏,暗渡陈仓之类的,把对方导进来,把生意敲定,把合同签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道,我的老师本光法师说:“语言永远是冰山之一角。”人与人之间的交道,这个语言往来永远都是冰山的一角,语言说不清楚,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你真正的本意谁说得清楚?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盐巴是啥子味道?(咸的)哦,咸味。那谁能把咸味说清楚,我马上送一万块钱给他,立即兑现。但没得哪个拿得起走,只要是你说得出来的,都不是那个味道。我们说糖是甜的,哪个能把甜说清楚了,也可以拿一万块钱走,哪怕拿一百万走。但是这笔钱没有人能拿得到,拿的过手的。为什么呢?说的并不等于是那个东西。我经常说你连盐巴是咸的都说不清楚,那你还能把佛法说得清楚?你在忽悠我吗?所以这些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它看清楚。
我们说心心心,心性修养,那就要修,要养,首先你要认识我们的心是什么,要知道心的三个功能。第一个封闭性,其中就已经有根本烦恼在里面了,它很脆弱,它很懦弱,它很可怜,它想长生不老,它想无病无灾,它不想受委屈,等等等等,你想一下,这个心可不可怜呢?但是这个心又很高傲,尽管很封闭,什么都不是,但是它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它比皇帝都还牛。我经常都在说我们都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关起门来,个个都是皇上,个个都比玉皇大帝还牛。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但同时,“我”又是开放性的,这个开放就是在人事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展开它的开放性,家庭、工作环境、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向我开放。我总要在我的这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拈拿点什么来丰富自己,不论是酒色财气也好,名闻利养也好,升官发财也好,都是我在社会关系之中去捞取。这个捞取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如果是合法管道的,大家觉得是那么回事,尽管你合法,还是有人会觉得不安逸,说你捞到生意了,我没捞到。如果你是非法手段捞取的,特别是现在双规搞得那么严,说不定哪天警察上门,纪委上门。为什么要去捞?“我”的这个开放性只要一运作起来,它必然与“贪嗔痴”密不可分,这个是凡夫俗子的本相。
但是这个开放性,又因人的不同而不同,《三字经》里面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刚刚生下来的奶娃都差不多,但是随着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就百花齐放了,各有各的面目,各有各的嘴脸,各有各的性格。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刚强;有的人小气,有的人大方;有的人聪明,有的人迟钝;有的人胆子大,有的人胆子小。但是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乃至几十年的经历下来,那每个人的“性”,其实“性”也就是“心”,只不过“心”上所附着的色调,本来心是无色的,但是在社会上污染了,或者说是受教育了,又或者说是自己成长了,总之这些都是名相而已,意思都是一个意思,就看你附着的善性多?还是恶性多?我们希望一个人都是阳光、豁达、有丈夫气、有英雄气、心胸宽阔、聪明伶俐、一心为公,都不喜欢那些是是非非、天天内心纠结,天天去算计别人、损人利己,把自己弄成蛇蝎心肠。
这个就是“性”上的区别。但是有时候“性”又很微妙。有的人把自己打扮的和圣人一样。我们都知道有个典故,叫做“口蜜腹剑”,说的是唐朝的李林甫,他在唐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宝年间当了十来年的宰相,他就是不管是和谁见面都是笑眯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啥子好话都说尽,但是背后呢,给你挖凼凼,安绊马绳,甩飞刀。这样的人不少,我们在江湖上行走,你看有些人对你好得不得了啊,结果背后整你的就是他。有次我去北方,有位领导同志喝酒喝高了,就对我说:“冯老师,你看我们在座的个个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我就不接他的招,我说以后你的仇人就在这些人中,都是你好哥们好兄弟。不是你好哥们好兄弟,也成不到仇人。真正成为仇人的都是和你关系最铁的人,感情最深的人才会成为仇人啊。他一下就愣了,也不好来说我,毕竟我还是个“老师”嘛。所以我们看到人性之中,有的人恶在暗处,有的人恶在明处。我在广州一个朋友,走到哪儿都说:“我是真小人,但是我摆在明处。”我就说这个真小人还有点君子之风。有的人自称君子,逢人就说你们放心,我绝对光明正大,绝不会作小人之事。我就说:“你是伪君子。”真君子还需要自我介绍吗?还需要你敲锣打鼓打广告吗?真君子是不会打广告的,他躲都怕躲不开。善躲的人不显山不露水,不把自己放在明处,暗暗做好事,见了名誉就躲,见了祸事就担当,这样的人才是君子,才是丈夫。你并不是这样的人,却天天敲锣打鼓说自己是君子,别人都是小人,那可能没有人敢恭维你是君子,你说别人是小人,也未必别人就是小人。
心性的修养,关键之处在哪里?首先第一个要认识什么是“心”,什么是“性”。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精神圈子里,每天都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在承受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这个喜怒哀乐的生灭缘起,它来来去去都是有着它的因缘,有些事情是因自己而起,有的呢,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经常在人事之中会遇到非难,你也没有办法。关键是如何减少这样的麻烦,在江湖上混,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纠结,有这样那样的是非,有这样那样的人事擦挂,怎么解决这些麻烦?《易经》损卦里说:“君子以惩忿窒欲。”就是怎样把自己身上的毛病减少,我们不能天天坐在蒲团上在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是嗡嘛呢叭咪吽,天天在念,念了一阵,依然故我,遇到事情跳八丈高,脾气大的吓人。还是那句话,刘大姐也经常拿着我这句话到处宣传,修证修证现证菩提,这个话说的太大了,哪个能现证菩提?哪个能现证阿罗汉果?如果修密宗的,你证量如何,哪个去证什么量哦?你能把你的坏脾气变好一点就阿弥陀佛了,这个就叫有证量了。所以自己要迁善改过,自己品性上不良的东西,性格上不好的东西,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今天改一点,明天改一点,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而我不具有,我总要学习,去慢慢慢慢的习染好的习气,具备好的品格,这个就是迁善改过。你做到了迁善改过,这个就是证量。(转者略)……我脾气变好了,人品变好了,这个是看得到摸得着,大家认可的嘛。这个只要能日积月累,尽管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如果自己愿意,用王阳明的话来说: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只要你愿意真刀真枪的对自己心性上的弱点下功夫,那么你一定会优秀起来。
所以心性的修养,一个是损卦的“惩忿窒欲”,当自己的贪欲起来的时候,当自己的脾气起来的时候,你把它收拾得下去,你把它转得动,你转动了就是菩提,就像禅宗里说的那样“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起来就起来嘛,你还挡得住妄念起来吗?挡不住的。
另一个是益卦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切有为法,不管是显教也好,还是密教也好,净土也好,禅宗也好,他都讲这个。如果离开了“惩忿窒欲”,离开了“迁善改过”,一切修行都是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自欺欺人。我今天都是把大家当做有修行的人,个个都是有高功夫的坐在这里,我才这样讲。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波师兄来了,好难得哦。所以我也郑重其事,吊起精神讲。佛教里面有本书,当然波师兄也很熟悉,叫《禅林宝训》,又被称为丛林中的论语,其中有一个我们四川的老和尚、五祖法演禅师,我希望波师兄能把五祖法演禅师的那一系列语录过一遍,当然估计你早就已经看过了,但是我这呢,咋呼一下,希望你认真再过一过。
心性的修养,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你看我们张老师在面对小孩子,麦子老师在面对那些小娃娃,你们肯定有你们的一套讲法,对不对?熊总在公司里面,面对他的职工,熊总肯定也有他自己的一套讲法;老和尚在庙子里面,对待出家的师父,他有他的一套讲法;在党校里面,习大大面对他的下属也有他的一套讲法。这叫因人而异,因境而异。上什么坡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个不是贬义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也不是贬义词。你见人还说鬼话啊?见鬼还说人话?那肯定不对嘛。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身是对的。你见堂堂正正的人你就说堂堂正正的话,你见莫名其妙的鬼你就说莫名其妙的话。说话该倒拐的时候还是要倒拐,该拉直的时候还是要拉直。
我们人活一世不容易,你看从办书院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我和刘大姐熊总接触已经十四五年了,2001年就在一起了,所以书院不容易,能这么长久的相处相交不容易。当然并不是一切都太平,两口子都还经常吵吵绊绊的。我们熊总男子汉大丈夫,在太太面前弯得下腰,低得下头,这个值得我们向其学习,我就经常惹我家李老师生气,熊总是越来越好,家庭比我还弄的和谐。我们苟姐姐还是可以,千方百计地就是让我们杨哥欢喜,她自己吃苦受累无所谓。这个就是各家有各家的法,各家有各家的妙处,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张老师和高老师两口子之间这么和谐的也不多见,简直是令人羡慕。所以心性的修养,你说大了可以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人,他们的心性…刘邦也好唐太宗也好,汉文帝,汉武帝、朱元璋、康熙乾隆……他们有他们的心性结构,他们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但也有他们的麻烦,他们还是人。曹操也好,王莽也好,刘阿斗也好,宣统皇帝也好,光绪皇帝也好,他们也是人,他们又比哪个强一点呢?日子总是快乐好,幸福好,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吹牛的时候,李伯清大师说的,有些人开着几百万的车,眉毛皱起,心情沉重;有的人几个美女天天陪在一起,还是眉毛皱起,心情沉重;还不如我这个样子,一天到晚高高兴兴的。我就说:“李老师还是说的对,快乐最好,要养喜神养和气。”他马上对他的弟子说,“你们听到没有,冯大爷说的话是对的哦,我这一辈子都是按着冯大爷的指示办事的哦,我天天都在看冯大爷的书,床头上放的都是冯大爷的书,没事就翻几篇,否则你以为我李老师上台讲书说书说得那么顺,我是备了课的,我天天都在备课。”李老师都要备课,我还是要备课。
今天丙林给我下了任务,讲心性的修养。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心,什么叫性,心和性在一起和我们命运的关系如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怎么样。如何面向幸福?首先就要把我们的心调顺。话说回来,我经常说的,练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怎样使我们看不惯的要看的惯,听不惯的要听的惯,想不通的要想的通,这个就是有神通,否则哪去找神通嘛。以前两岸关系讲三通,我这也讲三通,眼、耳、心要通。这个通妙不可言,顺也是妙不可言,幸福就在其中。你想不通,吃耗子药、跳楼…现在跳楼的也多,得抑郁症的也多,为啥子呢?想不通嘛!心里纠结,于是乎跳楼了,到精神病医院去了。我们这还有一位想通了,在丹霞山出家了,了不起,看破红尘去出家。大家为她道喜吗?还是为她惋惜呢?祝福的举手(众举手),惋惜的举手(众举手)。祝福的还要多点,那她是了不起,祝福她的人多。波师兄是祝福她还是惋惜她?
暂时就说到这,大家一起来切磋切磋吧。
(完)
原文链接:http://cdljsy.com/index.php?id=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