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据说中国互联网两巨头在传统佳节期间各自酝酿大活动-“抢红包”。
一时间,华夏风云为之变色,中老年妇女为之动容。
君不见各位阿姨妈妈叔叔伯伯拿出智能手机,纷纷要求子女教会如何使用支付宝。
在某些使用支付宝获得半价优惠的大卖场,据我的体验,排队的情况远超北朝鲜的百货公司。
形势比人强,今天的新浪新闻,出现了这样的标题:白领无心工作 专心抢红包
老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怎么会有人白给钱?
“抢红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众所周知,两个公司的两位马总在民间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领域赚的盆满钵满,富可敌国。
但似乎毫不知足,都瞄上了传统意义上由政府掌控的金融领域。
他们各有一个独立的支付手段“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了把大家拉进他们独立的支付生态圈,想出了这个营销手段:免费发红包。
为了领到,你要装他的软件;为了花掉,就要学会和熟悉他的支付过程。
“抢红包”活动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基本上跟去年滴滴打车和快滴打车竞争拉客的模式一样,简单粗暴,相当有效。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阿里巴巴,当然腾讯也毫不甘落后。
作为一个互联网和互联产品的观察者,对于“抢红包”我感受到了很多负面的感受,对他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判断,在我看来“抢红包”就是一个三无产品。
1、社会观感“无益”
想那二马,起于市井草莽,承中国千年一遇的经济大潮骤起,狂纳资本市场巨金,身价动以千百亿美金计,本应富而向善。
按本朝邓爷爷的设计应该“先富带穷”,搞出个“抢”红包,活脱一副大佬洒金的三俗场面,不是“先富带穷”而有些“先富戏穷”的感觉。
更何况,这两人皆深谙“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互联网思维精粹,搞不好,一众穷人被卖了还在帮他二老数钱。
2、产品设计“无德”
这个产品,归根结底缺乏一种互联网精神的自由、进步、平等的味道,反而处处充满人性里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为什么要“抢”呢?
红包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家”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美好的春节习俗。
她天然的传递着恩慈长辈对小辈的爱和关怀,她的价值埋藏在每一代中国小孩的心里,文化意义无比珍贵。
如今被无良巨贾或者他们的策划团队“抢”来乱用,把社会的良风公俗歪曲谬解,把当下社会里无可奈何的负面现象放大“抢奶粉、抢尿布、抢XX”一派乱象。
要不要实现中国梦了,要不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如此荒唐下去,真让人担心他那球队白买了。
3、用户体验“无聊”
这个问题也是政治是否正确的问题,让人家”抢“你的红包,都不想想人家怎么想的?
若富者,此等边毛小利,如何看在眼里;如不富者,上策勤以脱贫,下策诈以致富,我实在想不通谁有空陪他玩?
都没有从用户的真正需求出发,没有真正的把互联网支付的便利之处巧妙的体现出来吸引用户,结果搞出很多笑话。
比如网上有人晒单,拿到某豪车品牌发出的五元红包,限定只能在购买此车时使用,如果属实,实在也太离谱。
互联网产品设计,我的见解当然比不上二马手下诸大佬,我的团队当然远比不上二马的团队。
但是对于互联网产品开发我有一些源自前人书本的心得,很愿意分享一下:
山芹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洌,若吾人不为世法所点染,其嗅味不迥然别乎?
这里的重点在“不受世法所点染”,这个话扯远了,大家慢慢体会。
行文至此,作为互联网用户,我想最符合我们大家利益的是这些互联网大企业用从公众市场募集到的资金为我们开发实际、有效推动生活进步的好产品。
而不希望他们挟资本之势,瓜分市场,变成垄断一方的互联网权势豪门。
关于品牌的话题,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微信公众号搜索:常浩
微信号:changhaotalkshow
qq:872489381
也可关注个人微信号: changqtt
与各路精英,跨界讨论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管理
本文版权归上海扬馨扬禾品牌管理机构所有。
扬馨扬禾-中国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品牌营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