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丝绸之路彰显新疆的后发优势


立体丝绸之路彰显新疆的后发优势
 
李华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典型的交通经济带。这让具备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疆,成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前沿和重要的战略枢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首要的是打通向西通道,拓宽发展空间。”在“2015•中国新疆发展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表示,新疆要加快建设交通、能源、通信三大通道,而内陆的铁路建设则是首当其冲的一个立体丝路的支撑之路。
 
     加快陆路港建设,构建联通中国与中西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借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东风,加速构建联通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疆正在从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建成中国西部高速公路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
 
    12月1日,记者从新疆铁路部门获悉,临哈铁路额济纳至哈密段开通运营。该段铁路与既有的临河至策克铁路相连,其开通运营使临河至哈密铁路全线贯通,新疆新增一条出疆铁路。
 
    此段铁路是新疆与华北地区便捷通道临哈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区际干线,其建成运营将进一步完善西部路网结构,形成贯通东西、连接天津港与阿拉山口两个口岸的铁路通道。
 
    临哈铁路贯通后,新疆至华北的铁路运输距离,较通过兰新、包兰铁路运行缩短约760公里,较通过兰新、干武(干塘至武威)、包兰铁路运行缩短约410公里,可大幅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将进一步密切新疆与内地及国外的商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沿线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的重要部分,我国通往西亚、地中海、黑海地区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和能源陆路通道,第三条出疆通道——库格铁路2015年也正式开工了。据悉,库格铁路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向西穿越阿尔金山,经新疆若羌、尉犁至库尔勒市,工期为5年,建成后库尔勒到格尔木由原先乘坐班车的26个小时缩短至12个小时左右。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空间格局主要是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分别从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3个经济圈出发,依托国内现有交通干线,自东向西贯穿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经新疆通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俄罗斯等。
 
    其中,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圈”,自京津唐经山西、内蒙古,从伊吾进入新疆,再经北屯、吉木乃西出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圈”,自上海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横穿我国中原、西北诸省区,由哈密进入新疆,再经乌鲁木齐、精河,分别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出境直通中亚至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东经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由若羌进入新疆,再经和田、喀什,南下至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是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新通道。
 
     新疆作为立体思路的一个交叉点,这些丝路不仅只是着眼于新疆的自身,更是为内地通向西亚、欧洲,打通了通道,而是新疆作为一个连接点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觎,推进三大通道建设对新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到2019年,三大铁路通道连接10个口岸的东联西出开放战略全部实现后,新疆作为亚欧中心的地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新疆开放水平将上升到全新阶段。
 
     新疆因为地缘的关系,在一带一路的节点上,以自己的优势先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后发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构筑立体交叉的位置上新疆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在为内地提供了交通要冲作用的同时,新疆更是在利用这一的优势来使得自己的区位优势得以提升,在一个全新阶段,新疆的发展的势头,一定会为新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