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建议


              关于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建议

赵世晓

 

新疆在第一、第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指导下,在19省区多轮对口支援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的造血功能还有待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新疆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还有待形成,新疆的区域经济市场还有待培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五大任务,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培育新增长点;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等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建议提出的产业系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五大任务的全部选项。尤以第四项任务: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主要方向;毫无疑问,我国需要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个空间在哪里?这个格局是什么?不仅仅需要回答,更需要确定。如果就国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这个地理空间在新疆;这个系统格局是工农业复合经济循环系统。

新疆可以为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那些担当?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一、 战略接替区的基本要素

一个战略接替区的确定,需要符合四个基本要素: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

(一):国家需要

我国橡胶工业一直以我国的西南区域为特定产区,这种局面至今如此。但问题在于我国生产的天然橡胶只能满足我国实际需求量的1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当8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的实际需求量都需要进口来保障的经济现象出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的时候,却是一个异常危险的经济信号。当这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无法得到安全保障的时候,战略接替区的选择则成为了必要。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橡胶的战略接替区在新疆;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是符合国家需要的基本要素的。

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符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中长期发展”两项重点政策基础领域的研究宗旨。

杜仲胶的战略地位是明确的。

橡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及航空、军事等高科技特殊领域。橡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杜仲橡胶绝缘性好,耐水、耐酸碱腐蚀。长期以来,用于水下电线或海底电缆,或直接制造电工绝缘器材、耐酸或耐碱衬里等;还可以用于制作轮胎;还以机体使用无排他性的优势被国外广泛应用于牙科等医学领域杜仲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具有独特的橡()()二重性,

由杜仲胶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能明显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耐疲劳寿命数倍轿车和轻型载重子午胎在胎面胶中使用20-25质量份杜仲胶,即可节省汽车燃油消耗2.5%左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据此测算,1杜仲胶用于轮胎,即可节油70-8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吨左右。杜仲胶成为节能环保轮胎首选材料。

新疆在我国所有杜仲适种区域中,勇于担当起为我国争取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亦将为新疆区域形成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

(二)、技术成熟

1、《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据测算,利用杜仲高产橡胶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60倍,每公顷产胶量达400~600千克。

2、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的格局有望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将从缺少橡胶的国家变为主要产胶国,由橡胶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我国将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

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这一发明,首先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杜仲的四个产品(杜仲胶、杜仲浸膏粉、杜仲树脂和有机肥料),有效地综合利用杜仲叶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杜仲胶价格具备与天然橡胶竞争的能力。这一发明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杜仲胶产业化难题的同时,广大农民还能从加工企业、原料种植、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得到可观的报酬。如在新疆建设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外,还可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基地的种植。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

3)、新疆可以种植杜仲的结论,来源于新疆一对老夫妇,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自费完成了杜仲完全可以在新疆种植的实践,世界首创了在零下44度条件下杜仲野外安全越冬的实例。其足迹踏遍了东西南北疆,其杜仲种植试验做遍了东西南北疆。这对老夫妇用40多岁到60多岁的生命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实践依据。其工作成果已获得新疆科技厅的成果认定。

(三)、时机适当

习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立足国际化视角的强国之策;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国策。中国经济的强盛必须建立在共赢、共荣的和平策略之上。唯如此,方能惠及友邦,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需要一个大的产业系统;作为全国最大的一个省份,新疆需要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系统。

现在正值13·5规划制定的关键时候,我们要有一份对国家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居民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经济发展的担当。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万亿元的区域市场。我们需要一个以杜仲为资源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1、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与使用现状:

1)、生产现状

三叶橡胶(普通天然橡胶)属热带植物,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在我国适生区域很窄,仅能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栽培,产能已达极限。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年缺口约220~3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亦将快速增加)。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土面积仅为97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63万公顷,发展潜力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保护等条件的约束,而且生产过程易受台风、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风险较大,大幅度提高产量困难较大,供给增长空间已达极限。

(2) 需求现状?.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72万吨,创历史新高,但进口天然橡胶数量仍达281万吨,我国对国外天然橡胶的依存度高达85%以上。

据《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发展报告》)介绍,长期以来天然橡胶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中国橡胶工业乃至我国工业整体健康发展的瓶颈。

国情调研杜仲项目组介绍,目前,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

3)、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形势

世界主要产胶国成立了橡胶产业同盟,控制着全球天然胶的价格和产量。19942007年间,国际市场生胶价格暴涨9以上满足国内对天然橡胶的需要国家每年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

2、突破瓶颈的路径与产业前景

1)、解决路径 

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岩表示,大力发展杜仲橡胶资源产业,是解决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唯一途径。

(2) 杜仲产业的前景

其一、国际局势

国际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展开。不少国家相继引种我国杜仲,美、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把开发杜仲胶定为未来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重点。尤其是日本,先后两次主动出资,在我国举办国际杜仲学术会议,抓紧收集杜仲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信息;2008年,日本在我国投资、建立杜仲胶实验基地,成为日方对我国农林部门唯一的投资项目。

其二、国内局势

《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杜仲叶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上取得了突破,出现了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四)、区域合理

在我国所有省级区域中,有哪一个省区可以担当为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在诸多要素的综合评价中利用排除法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只有新疆。没有第二选择。

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是我们认为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主要依据。因此,新疆应成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不二选择。

 

二、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之一的基本要素

1、土地面积

2、气象条件

3、自然生态环境

 

三、建议

1、建议成立国家级国家安全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杜仲项目课题组。

2建议成立国家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界联合项目组。

3建议国家将新疆杜仲林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予以立项。并给予政策、资金等立体性支持。项目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气象要素、地理要素及生态环境,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扩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结语

如果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在10年内培育起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初步实现由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之外,还可以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种植基地。为我国增加2100-2400万吨油/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0万吨/年。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及巨型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约500余万人就业,可以改变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所在区域居住人群的思维观念。可以解决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区域移民的难题。可以为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中添加砝码,我国第一次为气体排放订立具体日期在“2030年左右。项目在2030年已进入成熟期。每年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一个可左右谈判局势的重要量级。

新疆在担当起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为国家承担起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将有助于新疆的长治久安;有助于保持新疆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新疆培育新增长点;有助于新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助于新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有助于新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亦将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第一要素的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都是巨大而明确的。

附摘录:

杜仲胶发展大事计:

一、1952年,我国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在青岛橡胶二厂生产杜仲胶,当时这项生产是作为绝密的军事任务,由周总理亲自下达给青岛橡胶二厂。朱德、陈云同志曾亲自到厂里视察情况。那时,我国有四个万亩的杜仲林场,资源丰富。后来,提出了硬质胶,提取弹性体未获成功。

二、1981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化学院化学所严瑞芳副研究员在原西德进修期间,首次将合成杜仲胶制成弹性体,1982年在原西德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于1984年获得了批准。

三、1983年元月10日,方毅副总理在中国科学院简报1982年第68期《严瑞芳发明一种橡胶加工新硫化方法已在西德申请专利》上批示“应予大力支持”。

四、1988年,严瑞芳带领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小组,在北京市良乡轮胎厂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两条杜仲胶/顺丁胶共混摩托车外胎,后装车安全行驶两年,证明杜仲胶是可以用于制作轮胎的。

五、19921127-29日, 由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委员会和桂林市科技活动中心牵头主办的 “全国首届杜仲综合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来自十一个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生产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发表了系统的学术报告,表明我国已初步具备开发杜仲资源综合利用大绿色产业的基本条件。正式拉开了我国综合开发杜仲资源的序幕。

六、199391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特一期《科技工作者建议》上发表了农业部原部长何康等十六位专家、学者“关于杜仲综合利用尽快产业化的建议”。认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具有战略意义、有开发前景的新兴事业。”“成果已基本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建议尽快产业化”。

七、1993年严瑞芳教授应邀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国际橡胶会议上做报告,引起国内外高分子学界及橡胶界的关注。随后应美国马萨诸瑟大学名誉教授,美国高分子学会主任,太平洋高分子联盟主席J.C. Salamone邀请,在他主编的“高分子材料百科全书”上撰写“杜仲胶”(EUCOMMIA ULMOIDE GUM) 专论,严教授在文中提出了以“杜仲胶材料工程学”为中心的一系列新观点,被编著者改为一系列新理论。这表明当时我国在杜仲胶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八、199455日,受国务委员陈俊生的委托,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组织召开了关于杜仲资源综合开发有关问题的会议。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有关领导听取了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的汇报后,正式提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汇报后形成会议纪要,转发有关部委。会议决定安排第一笔资金,支持在北京办精胶示范厂,在遵义、略阳等地办粗胶厂,并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支持这项工作。

九、199891日由中国农学会、中国杜仲资源开发协举办的中国杜仲综合开发利用高科技新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会议由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主持,洪绂曾、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韩德乾等领导先后讲话。严瑞芳等人分别做了“杜仲胶材料工程学的理论与实践”、“杜仲橡胶产业化发展前景”、“杜仲保健品的开发前景”、“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研究成果及开发应用概述”、“提高杜仲胶产量的栽培措施和育种径”“杜仲胶及综合开发的生产实践”等专题报告。为正式启动杜仲胶绿色大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十、 200110月,为了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杜仲胶系列专利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以杜仲胶新材料为中心的杜仲资源综合利用,在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的关心、支持下,化学所与湖南衡阳金荔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荔庄实业发展公司通过多次友好商洽,于528日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000万元,并于10月在北京注册成立"北京金荔中科杜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从而使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系列技术迈向产业化。

十一、20084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专利信息发布会在京举行,选择5名专利权人在会上发布了相关专利。其中,北京鸿祥瑞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晓敏发布了关于仲胶提取及应用技术的8项专利。

十二、中国杜仲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由官产学研联合组成的研究院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为引领,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为主导,参与单位有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范仁德会长任名誉院长,国际著名橡胶专家王梦蛟博士任院长。

十三、2013年《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

十四、2014年《杜仲植物图志》出版发行。

十五、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9: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2014-2015年《杜仲产业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中国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

 

 

2015/3/11

作者简介:

赵世晓、男、汉族、大学、江苏连云港、无党派、新疆市场营销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在岗)、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疆社科院《新疆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新疆社科院《新疆地州市县企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组长·特约研究员。

联系方式:13095035969

赵世晓

 

新疆在第一、第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指导下,在19省区多轮对口支援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的造血功能还有待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新疆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还有待形成,新疆的区域经济市场还有待培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五大任务,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培育新增长点;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等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建议提出的产业系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五大任务的全部选项。尤以第四项任务: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主要方向;毫无疑问,我国需要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个空间在哪里?这个格局是什么?不仅仅需要回答,更需要确定。如果就国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这个地理空间在新疆;这个系统格局是工农业复合经济循环系统。

新疆可以为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那些担当?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一、 战略接替区的基本要素

一个战略接替区的确定,需要符合四个基本要素: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

(一):国家需要

我国橡胶工业一直以我国的西南区域为特定产区,这种局面至今如此。但问题在于我国生产的天然橡胶只能满足我国实际需求量的1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当8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的实际需求量都需要进口来保障的经济现象出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的时候,却是一个异常危险的经济信号。当这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无法得到安全保障的时候,战略接替区的选择则成为了必要。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橡胶的战略接替区在新疆;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是符合国家需要的基本要素的。

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符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中长期发展”两项重点政策基础领域的研究宗旨。

杜仲胶的战略地位是明确的。

橡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及航空、军事等高科技特殊领域。橡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杜仲橡胶绝缘性好,耐水、耐酸碱腐蚀。长期以来,用于水下电线或海底电缆,或直接制造电工绝缘器材、耐酸或耐碱衬里等;还可以用于制作轮胎;还以机体使用无排他性的优势被国外广泛应用于牙科等医学领域杜仲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具有独特的橡()()二重性,

由杜仲胶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能明显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耐疲劳寿命数倍轿车和轻型载重子午胎在胎面胶中使用20-25质量份杜仲胶,即可节省汽车燃油消耗2.5%左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据此测算,1杜仲胶用于轮胎,即可节油70-8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吨左右。杜仲胶成为节能环保轮胎首选材料。

新疆在我国所有杜仲适种区域中,勇于担当起为我国争取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亦将为新疆区域形成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

(二)、技术成熟

1、《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据测算,利用杜仲高产橡胶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60倍,每公顷产胶量达400~600千克。

2、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的格局有望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将从缺少橡胶的国家变为主要产胶国,由橡胶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我国将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

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这一发明,首先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杜仲的四个产品(杜仲胶、杜仲浸膏粉、杜仲树脂和有机肥料),有效地综合利用杜仲叶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杜仲胶价格具备与天然橡胶竞争的能力。这一发明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杜仲胶产业化难题的同时,广大农民还能从加工企业、原料种植、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得到可观的报酬。如在新疆建设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外,还可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基地的种植。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

3)、新疆可以种植杜仲的结论,来源于新疆一对老夫妇,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自费完成了杜仲完全可以在新疆种植的实践,世界首创了在零下44度条件下杜仲野外安全越冬的实例。其足迹踏遍了东西南北疆,其杜仲种植试验做遍了东西南北疆。这对老夫妇用40多岁到60多岁的生命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实践依据。其工作成果已获得新疆科技厅的成果认定。

(三)、时机适当

习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立足国际化视角的强国之策;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国策。中国经济的强盛必须建立在共赢、共荣的和平策略之上。唯如此,方能惠及友邦,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需要一个大的产业系统;作为全国最大的一个省份,新疆需要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系统。

现在正值13·5规划制定的关键时候,我们要有一份对国家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居民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经济发展的担当。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万亿元的区域市场。我们需要一个以杜仲为资源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1、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与使用现状:

1)、生产现状

三叶橡胶(普通天然橡胶)属热带植物,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在我国适生区域很窄,仅能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栽培,产能已达极限。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年缺口约220~3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亦将快速增加)。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土面积仅为97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63万公顷,发展潜力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保护等条件的约束,而且生产过程易受台风、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风险较大,大幅度提高产量困难较大,供给增长空间已达极限。

(2) 需求现状?.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72万吨,创历史新高,但进口天然橡胶数量仍达281万吨,我国对国外天然橡胶的依存度高达85%以上。

据《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发展报告》)介绍,长期以来天然橡胶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中国橡胶工业乃至我国工业整体健康发展的瓶颈。

国情调研杜仲项目组介绍,目前,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

3)、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形势

世界主要产胶国成立了橡胶产业同盟,控制着全球天然胶的价格和产量。19942007年间,国际市场生胶价格暴涨9以上满足国内对天然橡胶的需要国家每年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

2、突破瓶颈的路径与产业前景

1)、解决路径 

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岩表示,大力发展杜仲橡胶资源产业,是解决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唯一途径。

(2) 杜仲产业的前景

其一、国际局势

国际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展开。不少国家相继引种我国杜仲,美、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把开发杜仲胶定为未来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重点。尤其是日本,先后两次主动出资,在我国举办国际杜仲学术会议,抓紧收集杜仲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信息;2008年,日本在我国投资、建立杜仲胶实验基地,成为日方对我国农林部门唯一的投资项目。

其二、国内局势

《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杜仲叶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上取得了突破,出现了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四)、区域合理

在我国所有省级区域中,有哪一个省区可以担当为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在诸多要素的综合评价中利用排除法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只有新疆。没有第二选择。

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是我们认为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主要依据。因此,新疆应成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不二选择。

 

二、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之一的基本要素

1、土地面积

2、气象条件

3、自然生态环境

 

三、建议

1、建议成立国家级国家安全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杜仲项目课题组。

2建议成立国家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界联合项目组。

3建议国家将新疆杜仲林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予以立项。并给予政策、资金等立体性支持。项目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气象要素、地理要素及生态环境,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扩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结语

如果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在10年内培育起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初步实现由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之外,还可以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种植基地。为我国增加2100-2400万吨油/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0万吨/年。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及巨型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约500余万人就业,可以改变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所在区域居住人群的思维观念。可以解决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区域移民的难题。可以为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中添加砝码,我国第一次为气体排放订立具体日期在“2030年左右。项目在2030年已进入成熟期。每年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一个可左右谈判局势的重要量级。

新疆在担当起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为国家承担起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将有助于新疆的长治久安;有助于保持新疆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新疆培育新增长点;有助于新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助于新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有助于新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亦将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第一要素的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都是巨大而明确的。

附摘录:

杜仲胶发展大事计:

一、1952年,我国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在青岛橡胶二厂生产杜仲胶,当时这项生产是作为绝密的军事任务,由周总理亲自下达给青岛橡胶二厂。朱德、陈云同志曾亲自到厂里视察情况。那时,我国有四个万亩的杜仲林场,资源丰富。后来,提出了硬质胶,提取弹性体未获成功。

二、1981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化学院化学所严瑞芳副研究员在原西德进修期间,首次将合成杜仲胶制成弹性体,1982年在原西德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于1984年获得了批准。

三、1983年元月10日,方毅副总理在中国科学院简报1982年第68期《严瑞芳发明一种橡胶加工新硫化方法已在西德申请专利》上批示“应予大力支持”。

四、1988年,严瑞芳带领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小组,在北京市良乡轮胎厂协助下,成功研制出两条杜仲胶/顺丁胶共混摩托车外胎,后装车安全行驶两年,证明杜仲胶是可以用于制作轮胎的。

五、19921127-29日, 由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委员会和桂林市科技活动中心牵头主办的 “全国首届杜仲综合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来自十一个省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生产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发表了系统的学术报告,表明我国已初步具备开发杜仲资源综合利用大绿色产业的基本条件。正式拉开了我国综合开发杜仲资源的序幕。

六、199391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特一期《科技工作者建议》上发表了农业部原部长何康等十六位专家、学者“关于杜仲综合利用尽快产业化的建议”。认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具有战略意义、有开发前景的新兴事业。”“成果已基本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建议尽快产业化”。

七、1993年严瑞芳教授应邀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国际橡胶会议上做报告,引起国内外高分子学界及橡胶界的关注。随后应美国马萨诸瑟大学名誉教授,美国高分子学会主任,太平洋高分子联盟主席J.C. Salamone邀请,在他主编的“高分子材料百科全书”上撰写“杜仲胶”(EUCOMMIA ULMOIDE GUM) 专论,严教授在文中提出了以“杜仲胶材料工程学”为中心的一系列新观点,被编著者改为一系列新理论。这表明当时我国在杜仲胶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八、199455日,受国务委员陈俊生的委托,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组织召开了关于杜仲资源综合开发有关问题的会议。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有关领导听取了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的汇报后,正式提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汇报后形成会议纪要,转发有关部委。会议决定安排第一笔资金,支持在北京办精胶示范厂,在遵义、略阳等地办粗胶厂,并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支持这项工作。

九、199891日由中国农学会、中国杜仲资源开发协举办的中国杜仲综合开发利用高科技新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会议由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主持,洪绂曾、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韩德乾等领导先后讲话。严瑞芳等人分别做了“杜仲胶材料工程学的理论与实践”、“杜仲橡胶产业化发展前景”、“杜仲保健品的开发前景”、“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研究成果及开发应用概述”、“提高杜仲胶产量的栽培措施和育种径”“杜仲胶及综合开发的生产实践”等专题报告。为正式启动杜仲胶绿色大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十、 200110月,为了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杜仲胶系列专利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以杜仲胶新材料为中心的杜仲资源综合利用,在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的关心、支持下,化学所与湖南衡阳金荔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荔庄实业发展公司通过多次友好商洽,于528日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000万元,并于10月在北京注册成立"北京金荔中科杜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从而使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系列技术迈向产业化。

十一、20084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专利信息发布会在京举行,选择5名专利权人在会上发布了相关专利。其中,北京鸿祥瑞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晓敏发布了关于仲胶提取及应用技术的8项专利。

十二、中国杜仲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由官产学研联合组成的研究院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为引领,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为主导,参与单位有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范仁德会长任名誉院长,国际著名橡胶专家王梦蛟博士任院长。

十三、2013年《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

十四、2014年《杜仲植物图志》出版发行。

十五、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9: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2014-2015年《杜仲产业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中国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

 

 

2015/3/11

作者简介:

赵世晓、男、汉族、大学、江苏连云港、无党派、新疆市场营销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在岗)、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疆社科院《新疆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新疆社科院《新疆地州市县企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组长·特约研究员。

联系方式:13095035969

赵                            世晓

 

新疆在第一、第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指导下,在19省区多轮对口支援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的造血功能还有待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新疆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还有待形成,新疆的区域经济市场还有待培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五大任务,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二、培育新增长点;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等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建议提出的产业系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五大任务的全部选项。尤以第四项任务: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主要方向;毫无疑问,我国需要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个空间在哪里?这个格局是什么?不仅仅需要回答,更需要确定。如果就国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这个地理空间在新疆;这个系统格局是工农业复合经济循环系统。

新疆可以为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那些担当?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一、 战略接替区的基本要素

一个战略接替区的确定,需要符合四个基本要素: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

(一):国家需要

我国橡胶工业一直以我国的西南区域为特定产区,这种局面至今如此。但问题在于我国生产的天然橡胶只能满足我国实际需求量的1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当8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的实际需求量都需要进口来保障的经济现象出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的时候,却是一个异常危险的经济信号。当这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无法得到安全保障的时候,战略接替区的选择则成为了必要。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橡胶的战略接替区在新疆;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是符合国家需要的基本要素的。

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符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中长期发展”两项重点政策基础领域的研究宗旨。

杜仲胶的战略地位是明确的。

橡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及航空、军事等高科技特殊领域。橡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杜仲橡胶绝缘性好,耐水、耐酸碱腐蚀。长期以来,用于水下电线或海底电缆,或直接制造电工绝缘器材、耐酸或耐碱衬里等;还可以用于制作轮胎;还以机体使用无排他性的优势被国外广泛应用于牙科等医学领域杜仲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具有独特的橡()()二重性,

由杜仲胶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能明显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耐疲劳寿命数倍轿车和轻型载重子午胎在胎面胶中使用20-25质量份杜仲胶,即可节省汽车燃油消耗2.5%左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据此测算,1杜仲胶用于轮胎,即可节油70-8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吨左右。杜仲胶成为节能环保轮胎首选材料。

新疆在我国所有杜仲适种区域中,勇于担当起为我国争取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亦将为新疆区域形成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

(二)、技术成熟

1、《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据测算,利用杜仲高产橡胶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60倍,每公顷产胶量达400~600千克。

2、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的格局有望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将从缺少橡胶的国家变为主要产胶国,由橡胶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我国将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

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这一发明,首先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杜仲的四个产品(杜仲胶、杜仲浸膏粉、杜仲树脂和有机肥料),有效地综合利用杜仲叶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杜仲胶价格具备与天然橡胶竞争的能力。这一发明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杜仲胶产业化难题的同时,广大农民还能从加工企业、原料种植、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得到可观的报酬。如在新疆建设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外,还可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基地的种植。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

3)、新疆可以种植杜仲的结论,来源于新疆一对老夫妇,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自费完成了杜仲完全可以在新疆种植的实践,世界首创了在零下44度条件下杜仲野外安全越冬的实例。其足迹踏遍了东西南北疆,其杜仲种植试验做遍了东西南北疆。这对老夫妇用40多岁到60多岁的生命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实践依据。其工作成果已获得新疆科技厅的成果认定。

(三)、时机适当

习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立足国际化视角的强国之策;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国策。中国经济的强盛必须建立在共赢、共荣的和平策略之上。唯如此,方能惠及友邦,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需要一个大的产业系统;作为全国最大的一个省份,新疆需要一个稳疆固疆的产业系统。

现在正值13·5规划制定的关键时候,我们要有一份对国家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居民安全的担当,有一份对所辖区域经济发展的担当。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万亿元的区域市场。我们需要一个以杜仲为资源的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1、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与使用现状:

1)、生产现状

三叶橡胶(普通天然橡胶)属热带植物,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在我国适生区域很窄,仅能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栽培,产能已达极限。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年缺口约220~3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亦将快速增加)。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土面积仅为97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63万公顷,发展潜力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保护等条件的约束,而且生产过程易受台风、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风险较大,大幅度提高产量困难较大,供给增长空间已达极限。

(2) 需求现状?.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72万吨,创历史新高,但进口天然橡胶数量仍达281万吨,我国对国外天然橡胶的依存度高达85%以上。

据《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下称《发展报告》)介绍,长期以来天然橡胶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中国橡胶工业乃至我国工业整体健康发展的瓶颈。

国情调研杜仲项目组介绍,目前,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巨大。

3)、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形势

世界主要产胶国成立了橡胶产业同盟,控制着全球天然胶的价格和产量。19942007年间,国际市场生胶价格暴涨9以上满足国内对天然橡胶的需要国家每年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

2、突破瓶颈的路径与产业前景

1)、解决路径 

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岩表示,大力发展杜仲橡胶资源产业,是解决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唯一途径。

(2) 杜仲产业的前景

其一、国际局势

国际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展开。不少国家相继引种我国杜仲,美、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把开发杜仲胶定为未来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重点。尤其是日本,先后两次主动出资,在我国举办国际杜仲学术会议,抓紧收集杜仲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信息;2008年,日本在我国投资、建立杜仲胶实验基地,成为日方对我国农林部门唯一的投资项目。

其二、国内局势

《杜仲产业绿皮书》介绍,目前我国杜仲产业也同时具备了市场优势。我国科技人员在杜仲胶研发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从提取杜仲胶到制造多种橡胶制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杜仲叶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上取得了突破,出现了杜仲胶产业化的国家发明专利——用杜仲叶连续生产杜仲浸膏粉、杜仲胶、杜仲树脂和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四)、区域合理

在我国所有省级区域中,有哪一个省区可以担当为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的话语权,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在诸多要素的综合评价中利用排除法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只有新疆。没有第二选择。

国家需要、技术成熟、时机适当、区域合理。是我们认为可以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主要依据。因此,新疆应成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的不二选择。

 

二、将新疆设为我国橡胶工业战略接替区之一的基本要素

1、土地面积

2、气象条件

3、自然生态环境

 

三、建议

1、建议成立国家级国家安全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杜仲项目课题组。

2建议成立国家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界联合项目组。

3建议国家将新疆杜仲林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予以立项。并给予政策、资金等立体性支持。项目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气象要素、地理要素及生态环境,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扩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结语

如果新疆以杜仲为资源,以杜仲产业为链接而发展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系统,可以在10年内培育起一个年产300万吨杜仲胶的示范工程项目,除了可以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初步实现由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之外,还可以带动一个约10000万亩的杜仲林种植基地。为我国增加2100-2400万吨油/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0万吨/年。形成逾万亿元人民币的区域市场及巨型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约500余万人就业,可以改变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所在区域居住人群的思维观念。可以解决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区域移民的难题。可以为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中添加砝码,我国第一次为气体排放订立具体日期在“2030年左右。项目在2030年已进入成熟期。每年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一个可左右谈判局势的重要量级。

新疆在担当起我国争得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为国家承担起结束受制于人的历史责任的同时,将有助于新疆的长治久安;有助于保持新疆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新疆培育新增长点;有助于新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助于新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有助于新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亦将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第一要素的稳疆固疆的产业循环系统。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都是巨大而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