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头上的党性


  一天大早,在网路上看见一则消息称:吴某,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党员。一个周六的午后,在家休息的吴某闲来无事,便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其间,他看到一篇关于“一国两制”的文章,觉得“甚好”,便轻点手机屏幕进行分享,并罔顾“一国两制”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实际,发表评论大肆抨击、公然否定。由于吴某社会关系广、朋友杂,其观点被广泛转发,造成恶劣影响。

     消息称,吴某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并配发评论,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事实上却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山东省纪委案件审理室干部王静告诉记者,吴某不仅违反了,而且违反的是很重要的一条政治纪律——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王静表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构成违纪的关键是妄议。“一国两制”是中央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已经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成功运用。吴某身为共产党员,不顾“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意义,大肆抨击、公然否定,显然属于妄议。

    这是一则重要消息。它再次提醒我们:“指头上有党性”。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直接通向信息海洋。每个人都在消费信息,也在生产信息,以至于人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大数据时代”。对于一个人来讲,进入“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资源是“大脑”和“指头”。对于“大脑”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对于“指头”的重要性,还尚待深化认识。

    “指头”是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重要工具。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能转什么,不能转什么?该转什么,不该转什么?最终,要表现在“指头”上。每个人的知识、信息和技能都有局限性,与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相比,每个人都遭遇“知识恐慌”、“信息恐慌”和“技能恐慌”的尴尬。在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一个人出现“本领短缺”将是“新常态”。我们要感知这种“恐慌”,直面这种“短缺”,适应“新常态”。决不能似是而非,不懂装懂!过去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讲“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特别是作为一个有党性的人,有立场的人,不应该对不清楚的事情“乱发议论”,甚至是“妄加议论”。否则,一定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在信息高速流动的互联网,不负责任的议论,就是有毒的思想,其“负能量”会被急速放大,在将其生产者推向悬崖的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将其消费者引向绝境,让高速运转的社会变得忐忑不安,甚至动荡倾覆!不光为自己,也为别人,为社会,我们要做负责任的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参加下属单位的一次民主生活会时,我曾提出:“指头上有党性”,“党性在指头上”。在大数据时代,一定要“把党性落实在指头上”。在写作、生产信息时,一定要“三问”自己:所生产的信息我们清楚无误吗?所表达的观点是我们的真实立场吗?所传播的内容符合党性原则吗?在转发信息时,也要做到这“三问”。古人讲:“三思而后行”。思与行,至关重要的两件事。大数据时代的思与行,直接体现就是“动脑”、“动指头”。“动脑”在前,“动指头”在后。“动指头”之前先“动脑”。“三思”、“三问”之后“动指头”。

    在最近一次科技人员参加的会议上,我进一步提出,科技人员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突出一个“雅”字,树立“技术范儿”。“雅”含有正、标准的意思,“技术范儿”就是科技人员要有雅致、文雅、儒雅、温文尔雅的内在气质。树立“技术范儿”,必然要求弃除胡吹冒料、华而不实的恶习,做到“丁是丁卯是卯”,科学第一,求真务实。如此这般,才能赢得信任,才能事半功倍。

    从事农林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人员,不仅要“动脑”,更要“动手”。这“动脑”不用多说,而“动手”有新时代的新内涵。到现场,“面对面、手把手,一对一”传授科技,无疑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当面对批量授众时,这种方式就会遇到时间、空间和科技人员短缺的束缚。好在当代科技人员和批量受众拥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工具——与互联网连接的手机。科技人员可以将批量受众引入广众“朋友圈”,也可以组建特色“聊天群”。通过广众“朋友圈”或特色“聊天群”,也会起到“面对面、手把手、一对一”的科技传授效果。关键是,科技人员要“动脑”,更要“动指头”。通过“动指头”将所拥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传授。可以形象的说,这是“手机里的科技”,“指头上的服务”。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掀起一场“互联网+科技服务”的战略行动,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三严三实”不是“空话”,也不是“过场”,而是科学的态度,担当的勇气,践行的能力。我们要将这态度、勇气和能力贯穿在实际行动中,贯穿在“动脑”、“动指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