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互联网20年征程 焕发创新生机


 郭涛受邀为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撰写专家评论,详见《中国日报》,【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互联网20年征程 焕发创新生机,2015年12月15。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宣布,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一员。1995年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作为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胡启恒院士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所经历的艰难坎坷,面对重重阻碍。

二十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互联网发展大潮,创新推进互联网发展的中国实践,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部署发展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加快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互联网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消费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中国推荐的TD—SCDMA和TD—LTE分别成为国际移动通信第三代、第四代主流技术标准之一,中国主导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体系框架,第一次作为“主导者”而不是“跟随者”出现在国际标准舞台上。宽带网络覆盖全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网站数量突破357万个, 域名总数突破2231万个,已拥有互联网网民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8.8%;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预计将突破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凸显,互联网直接吸纳就业超过230万人,并带动更大规模的就业增长,基于互联网公共管理和服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互联网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互联网加快了“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政府信息公开上网度78.1%,96%的政务网站提供了网上在线办事服务,92%的政务网站开设“政策法规”栏目;互联网还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网络产品种类丰富、数量攀升,屡创历史新高,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用户规模达4.81亿,网络文化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互联网还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化,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提出“中国主张”,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让“中国最强音”响彻寰宇……当然,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还远不止这些。

“互联网+”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互联网+”也将从“一带一路”发展中获取巨大的成长的空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沿线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借助政策红利,中国电商企业纷纷加快跨境发展布局,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走向全球。“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是由沿线数十亿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组成的、正在持续生长和“进化”的网络经济体,促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购物、旅游、订酒店……当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这些消费时,“互联网+”就为“一带一路”插上了会飞的翅膀。这是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领下,互联网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业创新热情和氛围,互联网的迅速扩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互联网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将会赋予我们更为强大的动力!(郭涛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