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沉思实录》27


157.【苗实:这也是真话】作为独立经济学家,在不停地向政府说真话的同时,大量网友也在不停地对我说真话。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些真话已经到了影响休息的地步,我相当烦恼。而且,烦恼归烦恼,网友们的真话还不停在说。当自己反应迟钝的时候,其中有些网友还表示很愤怒,怎么办,能解释,就尽量去解释,解释不了,只能靠时间慢慢来磨合。毕竟,网友们自由发言,理所当然,本质上没有错。譬如,在人大经济论坛,一部分网友批评我没有大格局,容不下逆耳忠言。为什么这样说,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的真话都在点子上,但是我就是听不进去,不愿意去做。其实,我自己也有苦衷和无奈,或者精力有限,或者能力有限,或者财力有限,难以满足他们的主观要求。可以说,这种情况在政府方面也存在。客观讲,像我苗实这种向政府说真话的人,国内国外都不乏其人,这样的要求,那样的要求,数不胜数,没有穷尽。可想而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政府难免也有苦衷和无奈。尽管如此,政府如果说鼓励说真话暂时还做不到,但是至少应该允许说真话。而且,要尽量克制,不去打压说真话的人。至于砸说真话者饭碗这种事情,坚决不能做,必须杜绝。

158.【苗实:学识良知勇气为大】是不是独立经济学家,这不是你我可以一时半会争论出来的。独立经济学家是长期学习研究的结果,本质上属于实至名归,根本不存在什么自封。而且,独立经济学家不只需要渊博学识和学术良知,还需要莫大的个人勇气,敢于承担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风险。是不是学术,这不是你我可以一时半会争论出来的,要看有没有文章,以及内容怎样,要看有没有思想主张,包括学术创新或者理论创见以及社会影响。是不是有水平,这不是你我可以一时半会争论出来的,要看学术积淀如何,是否有益于经济改革,思想开放,以及人民福祉。是不是有价值,这不是你我可以一时半会争论出来的,需要学术界的鉴定,需要社会上的认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需要大历史的检验。其实,不必争论,根本还是学识良知勇气,有此则一切有,无此则一切无。实实在在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经过2009年以前多年闭门读书,终于学有积淀,小有所成,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网络,从2009年到现在,进行了再学习再研究。其间,不断创作,发表了大量文章,已有百万言,读者百万众,引起轰动,此起彼伏。当然,赞也罢,骂也罢,自己的孩子已经出生,并在茁壮成长,这就是成就,无可替代的成就。经相关统计,自发表文章以来的多部系列作品,目前为止已经有9616人次下载,网络关注度1000多万人次,收到回复6万多人次,专门评论文章37人次。至于有极个别人说,无价值,无意义,垃圾等等,这些个都是喷子的偏激之词。本质上,过于情绪化,本来就不靠谱。当然,也有不少人针锋相对地指出,喷子的这种看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盲人摸象,挂一漏万,等同于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而且,作为真正有修养的人,说话要有敬畏心,不能为博取眼球而语不惊人死不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攻读经济学开始,就一直处在流言蜚语之中,但是,深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信念从未动摇。正如佛教微博所言,流言是无法击沉一枚净叶的,净叶抖掉了浇在它身上的一句句飞语,一句句诽谤,不仅不会沉入水底,反而随着诽谤和飞语的增多而使自己渐渐漂升,一步一步远离渊底了。这么多的流言飞语终于帮这枚净叶跳出了陷阱,并让这枚树叶漂向远方的大河大江大海,使它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
159.【苗实:如果甘于平庸】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独立经济学家。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敢于说真话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公共知识分子。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知名学者。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需要家庭资助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把良知视为生命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勇于承担政治风险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那么受到万众瞩目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痴迷创作的作家。如果甘于平庸,我就不是与众不同的思想家。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一名中学教师。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一位区域咨询师。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女人的丈夫。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孩子他爹。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房子车子的主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半个知识分子。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经济上独立的人。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孝子。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端铁饭碗的体制内工作者。如果甘于平庸,我就是随波逐流的平民。正因为不甘于平庸,才痛苦,才呐喊,才煎熬,才抗争,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众,这就是,为民请命,家国情怀。
160.【苗实:如果说真话】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耻辱,而是时代的耻辱。说真话,个人是光荣的。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民族的悲哀。说真话,个人是高兴的。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污点,而是文明的污点。说真话,是个人的优点。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不堪,而是国家的不堪。说真话,是个人良知使然。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退步,而是社会的退步。说真话,是个人的思想进步。如果说真话,被砸饭碗,这不是个人的疲软,而是法治的疲软。说真话,是个人的能力体现。说到底,说真话,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不为私,为的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社会繁荣,人民幸福。
161.【苗实:莫让教条再惹祸】有一件往事是这样的,朋友说他在十五年前,处过一个对象。当时,两情相悦,你情我愿。可是,好景不长,阴差阳错。三年后,对象嫁给了别人。要说故事应该结束了,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藕断丝连,可能是对象婚姻不幸福,这个对象接着就离婚了,又反过来追求他,纠缠来纠缠去,想重修旧好,他就是不同意。为什么呢,对象结过婚,他没结过婚,思想上转不过弯。就这样,这件事最后,由于他的固执,还是黄了。事后多年,他也承认,他们是真感情,可就是他思想保守,过不了那个坎,双方受尽伤害,不欢而散。其实,这就是教条惹得祸,如果思想开放,就是美满姻缘,幸福一家人。可以说,在个人层面,教条惹祸。在国家层面,教条也惹祸。而且,危害更大。改革开放前,大搞计划经济,教条化盛行,反市场,反民主,反法治。结果,国民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听不少人讲,中间还死了好几千万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在没办法,就实行改革开放,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政府松绑了,思想解放了,老百姓自由了,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人民幸福。所以,一反一正的例子说明,教条伤天害理,误国殃民,千万不能再让它惹祸。
162.【苗实:成功但不会止步】尽管网络上有不少喷子,千方百计在贬低我,甚至丑化我。但是,我还是经过二十年的在校学习,和十五年的闭门读书,终于成功了。而且,名副其实,无可置疑。毕竟,成功有无数方向和突破点,只要有某一个方向实现了,或者拥有某一个突破点,他无疑就是成功了,就已经是成功人士。如果是多个方向或突破点成功了,那就是杰出人物了。譬如我本人,既有中国经济方面的著作《中国经济如是说》和《林毅夫学术批评》,又有社会人生方面的著作《人生经济沉思录》和《诗歌对联晓东方》,更有广大深远的社会影响。如果说到奉献社会,我和我所在的家庭足以被万众瞩目,被广泛尊敬。经相关统计,我自发表文章以来的多部系列作品,目前为止已经有9616人次下载,网络关注度1000多万人次,收到回复6万多人次,专门评论文章37人次。当然,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也就是说,成功,但不会止步。如果可能,就必须争取更大的成功。说到底,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是穷人出身,完全可以代表穷人的奋斗和挣扎,包括经历的失败和获得的成功。还有,我是在地方小学校上的大学,完全可以代表小学校毕业生的努力和争取,包括经历的挫折和胜利的喜悦。更有,我是在经济学方面自学成才,完全可以代表自学成才群体的声音和呐喊,包括经历的苦闷和克服的惬意。本质上讲,我是彻彻底底的草根,代表草根阶层,不断创作,为改革开放鼓呼,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好,争取好穷苦人民的根本利益。金刻羽认为,尽管个人看法不同,但对我而言,成功只意味着你对社会有所影响。这些年,关于成功的定义在不断变化。一开始,我们只对与成功相关的特质感兴趣。比如名望,权势或财富。多年以后,我认识到唯有使他人满怀敬意的成功才能使我感兴趣。在这世上,有太多成功人士,他们功劳卓著,工作勤劳,智力超群,却也不一定就能做到这点。而且在成功圈里,你能看到一些最缺乏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巨大的道德义务获得成功。因为它对我意义非凡。年轻的时候,人就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才是他真正所热爱的。因为那是保持这股劲儿的唯一方法,而且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实现成功。只要足够优秀,每个人都能在任何领域,任何专业争取到成功的权利。我很自豪于我接受了挑战,并且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我努力工作,奉献于此,人生的飞跃源于对极致深入完成任务的坚持,这是我在那个年纪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