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融资”还能延续多久?


如果无法偿付债务,你会做什么?要么违约,要么进入庞氏模式借新偿旧。正如彭博社报道所说:中国借款人举借新债以偿还旧债利息的规模已升至创纪录水平,从而提高了违约风险,加大了决策者将融资成本维持在低位的压力。

华创证券估计,用于偿还利息的贷款、债券和影子金融规模今年可能增长5%,达到创纪录的7.6万亿元人民币。已故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将这种借入资金偿还利息的做法称作“庞氏融资”,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信贷增长形式,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庞氏融资”不过是“庞氏骗局”的翻版,所谓庞氏骗局,是一种投资欺诈,常以不正常的高额回报来骗取投资者加入。投资者的回报并非来自真实的交易,而是来自新加入投资者的资金。庞氏骗局中的回报率一般很高,这样才能引诱新投资者加入。一旦新加入的投资者减少或停止,庞氏骗局就会随之崩溃。

随着经济增速降至25年来最低,公司利润下跌,中国各级政府和大小公司都在在想方设法获取新的资金来偿付负债。央行在过去12个月内六次降息,使得债务负担有所缓解,借款成本也下降到了5年来的新低,但债券市场的违约案例数已经从2014年的仅仅一例增加到了今年的六例。

商业银行的好日子也快结束了,截至今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9079.79亿元,较年初新增2396.44亿元,接近2014年全年新增量,这已经是不良贷款率连续第九个季度上升。

信贷繁荣酝酿的风险正在逐渐显现,根据麦肯锡咨询机构的报告,中国总债务水平(包括金融业债务)自20077.4万亿美元增加为现在的28.2万亿美元,目前水平相当于GDP28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今年初对47个国家的债务进行了调查,发现从2007年至今,全球债务从57万亿美元增至近20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债务增加了83%,如果包括金融业债务在内,中国2007年以来负债增加了将近4倍。 

中国负债现在比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发展中国家通常负债比发达国家少,但中国却并非如此,不得不令世人惊讶。房地产开发、地方政府举债投资以及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 在短短几年之内,中国从负债最少的国家变成负债最多的国家。最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快速增长的负债中,有很多债务将不可能偿还。

去年102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谁举债谁负责,强调地方政府偿债的“责”,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实行不救助的原则。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债务的高风险,在中国,土地财政的本质是融资。过去十年来,地方政府从银行、债市和影子贷款机构借了数量庞大的债务,用于没有回报或没有收益的重大项目或形象工程。实际上,这些年地方政府靠“土地财神”已经过惯了肆意挥霍的好日子,尽管中央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将销售土地的收入,重点用于改善民生和偿还政府债务,用于保障房建设、教育投入等等。但地方政府的土地获利,更多是进行城市建设与改造、甚至大拆大建,与中央政府的要求相去甚远。

由于债务门类繁多,数据更不透明,中国债务实际上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地方财政也蕴酿着极大的风险,各地融资平台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很多资金的来源和数量根本无从知晓,负债规模难以统计。正是因为这部分藏在黑箱里的隐性债务不明确,加剧了金融财经界对中国债务危机的担忧。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目前披露的债务数据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中国总负债已经到了无人敢提及的地步!如果单从法律上讲,地方政府是不允许向银行借贷的,但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需要大笔资金,政府通过设立融资平台,以政府财政为担保向银行借钱,这个模式在2009年政府采取4万亿元刺激措施时,几乎被所有地方政府如法炮制。

总部设在香港的里昂证券公司几年前曾发布过《中国债务危机报告》,警示中国债务总规模已上升到107万亿,与GDP的比率已达到100%以上,预计2015年这一比率将达到245%。在20082012年间,中国债务规模/GDP148%暴涨到205%2012年中国新增债务比2011年增长了一倍,2012年新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110%。新增债务增长了58%,约为GDP增长的2.9倍。这些债务主要来自影子银行系统和地方债务。

《财经》杂志的“摸底中国负债”根据分门别类的统计,综合金融部门债务、政府部门债务、居民部门债务与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债务总规模高达120-128万亿左右。仅2012年非金融部门债务就达到了GDP2.21倍。该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他的结论是:“在人均收入6400美元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维持如此之高的债务水平”。

中国债务屡创新高,实际上跟各级官员的利益有很大关系,钱多了可以随心所欲大搞建设大搞形象工程从而创造所谓的政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类项目大肆敛财疯狂贪污,至于沉重的债务包袱扔给下一任或下一代,地方官员更不会考虑未来如何偿还债务,很多地方在举债时根本就不打算偿还债务。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生前坦承,对于地方欠债,如果中央政府来填补窟窿,必然要减少民生、公共事务等等方面的支出,最后等于是老百姓来替政府还帐,如果银行将地方债务转变成坏账,仍然是老百姓的损失,如果通过多印钞票制造通货膨胀来稀释债务,受害的也仍然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