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平院士解释转基因食物为什么是安全的


 

陈剑平院士解释转基因食物为什么是安全的

2015-11-24 08:18:00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转自网易新闻



    本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批准一种快速生长的转基因三文鱼上市。
    它叫水优三文鱼,是全世界第一种供食用的转基因动物。它获得的这张上餐桌通行证,再次引发了全世界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转基因产品的科学原理是怎样的?它对人体会产生影响吗?上周末,在浙江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先生,为大家专门解读了转基因的科学知识。这场讲座是陈剑平作为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评估组组长,跟老百姓之间的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
    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转基因食物安全吗?我们不能笼统的说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只能说经过安全性评价,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谈转基因先了解基因是什么
    
     基因,生命的基本因子。从化学的角度来讲,基因是一种物质,指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比如基因决定了你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是黑头发还是黄头发。
    基因怎么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是怎么组成?
    陈剑平院士解释:生物个体由许多种器官组成,器官里由多种组织组成,组织由多种细胞组成,细胞里有细胞核,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里面有基因组,每条基因组上有很多基因。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基因。基因表达的产物主要是蛋白质,也就是说,蛋白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基因在高温下降解成核酸小分子了,蛋白质在高温下面会变性。比如一个鸡蛋,放到水里煮一煮,原来的蛋清凝固了,变成蛋白,蛋黄也凝固了,它们变性了,没有了原来的生物学特性,所以也就不能孵出小鸡了。
    这是我们理解基因的一个重要的常识。那么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转基因食物安全吗?我们不能笼统的说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只能说经过安全性评价,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另外,你想,任何食物都含有无数个基因,这些基因在食品高温加工中降解成核酸小分子,蛋白也也变性了,失去了原有的生物学特性,这些成分进入人的消化系统,要么被消化吸收,要么排泄掉。

    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

    当然,转基因食物的开发有没有安全风险?要看所转的基因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如果科学家把一个好的基因,转移到生物受体里去,就做了一件好事;如果把一个坏的基因,转到了一个生物里去,就办了一件坏事。
    陈剑平给大家看了两个玉米的对比照片:上面的玉米饱满、漂亮,是转基因品种;下面的玉米是普通品种,它烂了,因为被玉米虫害吃过了。
    “你去超市买玉米,恐怕不愿意买这样的烂玉米。陈剑平解释,事实上,这个烂的玉米被虫吃过以后,还会附生上一些病原菌,玉米发病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致癌物质,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转基因玉米里转入了BT基因,表达的BT蛋白能与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害虫不能消化这种蛋白而撑死,而人的肠道细胞没有该蛋白的结合位点,该蛋白不会积累在人的消化道中,因此对人是安全的。
    如果老百姓实在不放心,我们作个假设:人吃了这种转基因的玉米,风险是怎么样的?
    陈剑平介绍,科学家在做转基因玉米安全性实验时,把转基因玉米的BT蛋白剂量放大2000倍的BT蛋白长期老鼠吃,小鼠没有出现问题,检测安全性。这个剂量放大到人身上,相当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一天要吃120吨这样的转基因玉米,终生吃,也是安全的。

    中国的转基因作物:棉花、番木瓜  

    转基因作物主要有那些?
    “首先老百姓常提到的小番茄,不是转基因。在自然界,番茄资源本来就是小个的,因为市场需求,育种家利用育种技术,把番茄培育成大个了;后来大家又愿意吃小的了,就再培育小的了。
    “紫色的番薯也不是转基因的,野生的番薯资源原本就有紫色的。
    陈剑平表示,这两种食物,大家想吃转基因也买不到,没有批准商业化生产的。
    实际上,目前全世界真正的主要转基因植物就这么几种:大豆、棉花、玉米、油菜。我国目前种植的转基因植物只有两种:棉花和番木瓜。
    陈剑平分别给大家解释了这两种转基因作物的科学原理。
    棉花有一个重要害虫叫棉铃虫。棉花的一生,农民要打平均8次农药进行治虫。高温天气下治虫,有时农民自己也因农药中毒而晕倒,甚至因为中毒去世的每年都不少,种植棉花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很多,成本非常大。
    科学家从一种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里面找到BT基因,把它克隆出来,通过遗传修饰的方法,将其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使棉花对棉铃虫产生抗性,农民就可少打农药了,人工投入量也少了,收入提高了许多。
    我国华南的木瓜,因为受到木瓜环斑病毒的影响,基本上约10年前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科学家就用环斑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入到番木瓜里面去,才有今天大家市场上看到的番木瓜。


    转基因农作物全球有1.81亿公顷

    转基因生物的产业化发展很快,一个基因就将会是一个产业。
    当然,目前转基因产业的安全保障研究,是最重要的。在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方面,FAOWHOCACCBD OECD等国际组织积极协调,标准渐趋一致。并且对于安全评价,也很有讲究,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来规范。最后,当转基因产品面世后,也会面临相当严格的产品检测。陈剑平说。
    转基因的食品有很多好处,带来农民增收,降低农业成本。在转基因开始应用的19年中,从全球范围来看,转基因农业的应用面积,扩大了100多倍,现在全球上有1.81亿公顷,相当于我们全中国耕地面积的1.5倍。
    2100年,全球的人口保守估计会达到90亿左右。到时候得要两个地球的粮食资源,才能养活地球人。而事实上,地球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怎么办?只能依靠科学技术。
    通过转基因这样的方法,全球每年能够多生产3.77亿吨粮食,相当于补充了1.2亿公顷的耕地。
    目前转基因植物产业化最多的国家,前三位是美国、巴西、阿根廷。
    转基因植物种植大户是美国。美国农业部(USDA
2013630发布的数据说,美国种植的90%的玉米和棉花、93%的大豆、99%的甜菜,都是转基因品种。转基因甜菜用于制糖,几乎100%供美国国内食用。
    美国农业部部长顾问霍兹曼201310月表示,美国的玉米和大豆超过90%都是转基因的,其中80%的玉米和60%的大豆用于用于本国消费,美国市场上约七成加工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原文网址
http://news.163.com/15/1124/08/B961LMED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