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高铁竞争:服务当列头条
航空与高铁竞争:服务当列头条
文/管益忻
年底即将开通的武广高铁给各家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低于
首先,“时间”规范化。
动车组的出现,头一条就是提高速度。不能仅仅提高设备运行速度,还应以按规范办事为其核心内容。比如说,从北京到天津的动车,其路上运行时间对外报的是29分钟,如有意外情况,正负一分钟、两分钟大家会理解。而且这个正负额度是有规定的。遗憾的是,我有次坐北京到天津的动车,路上至少跑了35分钟,恨不得都40分钟了;最快的那一次是27分钟,后来就是35分钟以上了,那就等于是慢了8分钟。由此可见,运行时间的波动范围也应有个规范,以提高动车的对外公信力。高科技也得高效管理,而高效管理中的规范该是其灵魂所在,以规范化运行为前提来提高速度。本来动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时效,速度高了才有时效,失去时效,就失去了动车存在的根本理由。
飞机也有这个问题。比方说,从北京出发到武汉去,乘MU2454航班,起飞时间应该是下午4:05分,结果因为空中管制就在机场上一直等到4:50分才起飞的。这就是说,在机场上整整挨过了45分钟。还有,飞机在天上飞的时间究竟该多少。笔者下午4:50起飞,按照规定的飞行时间是1小时40分钟,应该是6:30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可仍乘MU(2453)返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快多了。再者,此次武汉之行,不但去的时候晚点,返回时还是晚点了。武汉机场的飞机应该是12:35分登机,但因为飞机晚到没能登成。最后飞机是12:50分才到机场,然后又是下飞机、清理机舱,折腾到1:30分起飞的,比原定的1:05分晚了25分钟。
其次,“管理”完善化。
比如像美国的西南航空,他们在登机的时候,将坐在机舱后边的人排队伍前边,坐位越往后越是被排在队伍的前边。咱们的机场就不是了,非常乱,自行排队,不分前后,挤成一锅粥。此次武汉之行,机场是15名后的先来排队,其余的就排在后边。这有进步,但跟美国西南航空比,还显有些不够规范。航空公司与高铁的竞争应以速度、管理以及机上服务为其发力点。比如像吃饭问题,要是短途飞行的话,时间上往往就很紧张。
再就是民航部门给坐位在飞机紧急出口旅客以十几、二十几条规定,要乘客将其熟记在心,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配合着乘务人员带领全机乘客逃生。这个要求对一般乘客而言就有些难度,很难熟记那么多的规矩。当然,诸如简单地“不要随便搬弄门的开关”这些是很容易做到的,乘客也会遵守。所以,紧急窗口上的那么多条规定亦亟须修改。
第三,“成本”合理化。
对中国的航空而言,机构庞杂,费用开支大等问题长期困扰其机票定价,机构重组与人员精简是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有些机票动不动就三折甚至二折,有的干脆就一折,主要是因为机票全价太高,所以三、四折都不当回事了。
总之,高铁与飞机竞争的真正竞争力要到服务中去找,要在服务、速度与管理上下功夫,凭真本事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