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沉思实录》12


67.【苗实:小小名人难亦难混迹各大经济论坛,短的有两三年,长的五年多,发表文字有近百万。当然,这也是刚过去十几年学习研究的结果,论及思想收获相当大。毕竟,通过交流可以提高自己,同时还帮助到别人。搂草打兔子,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成为名人。好处是,关注高,讨论多,效果好。坏处是,挨骂多,嫉妒多,怨恨多。不论在哪里,常见的情况是,随便谁,都可以把你批得体无完肤一文不值。随便谁,都可以把你骂得颜面扫地痛不欲生。随便谁,都可以好为人师高高在上训导你。随便谁,都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来改造你。要我说,名人首先是有独立思想的人,是启迪民智净化社会的布道者,不是谁的阶级敌人,不是谁的出气筒,不是谁的无知小学生,不是谁的改造对象。有句话说得相当好,那就是,我的奇迹我做主。别人再好,关我什么事。我再不好,关别人什么事。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于多年来"太中性"的质疑,李宇春回应,比你牛的人都没时间质疑你,我认为李之说辞有一定的道理。譬如,林毅夫先生就不会来质疑我,尽管我曾经质疑他两年多时间。

68.【苗实:特色发展才是根高山有刚而无柔,大海有柔而无刚,酸醋有酸而无甜,白糖有甜而无酸,唐僧有信而无智,悟空有智而无信,圣人有言而无行,君王有行而无言,大子有忠而无孝,小子有孝而无忠,,体制内物质文明,体制外精神文明,计划经济有稳定,市场经济有灵敏。总之一句话,天下万物,有这个好,就没那个好。有那个好,就没这个好。也就是说,没有两个好,不存在完美无缺。水浒传有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然,一个人有这个好,自己也明确意识到了,那么,这就是他的比较优势。只要能够保持好发挥好,就足以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根本没有必要,放弃这个好,再走许多弯路,硬去追逐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个好。实质上,那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试问,酸醋放弃酸的特色,还是酸醋吗?在谈及做学问如何形成自己特色时,恩师白老先生说,我既不聪明,又无国外留学经历,更无品牌可以利用,唯有三坚持,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长期吃苦,坚持基层调研,坚持从西部实际出发。说句实在话,我苗实甘愿做一颗小小的独具特色之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而这泥土就是波澜壮阔之中国经济。
69.【苗实:已不惑开心就好人过四十,成就大成就小,开心就好。地位高地位低,开心就好。钱多钱少,开心就好。名气大名气小,开心就好。运气好运气坏,开心就好。成家早成家迟,开心就好。当然,也是时候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也是时候了,左耳进右耳出吧。也是时候了,拿起来又放下吧。也是时候了,易过难过都让过吧。也是时候了,拗不过就随缘吧。也是时候了,心中有气就当屁放了吧。人生这一遭,争来争去,风里来雨里去。大傻瓜,事缓则圆,不妨退一步,留足精神。或许,好戏还在后头呢。白老先生指出,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一个好的心态,使自己无时不快乐,无时不幸福。网友榆林de风景回复道,这个难。老先生接着说,其它的可以没有,这个是必须的。我苗实认为,恩师说得很对,本来就应该这样。在人大经济论坛,当有人发帖称,春节假期同学会云云。网友星光伴我行评论道,都四十岁了,还要拿一堆金钱身份地位的东西来炫耀,期盼着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优越,通过比别人幸福来证明自己的幸福,这种人已经很可怜了,楼主就不要再拆穿他们名利场背后那空空如也的魂了。还有人发帖称,未衣锦却要还乡的农村博士,过年不敢出门,烦恼真不是一般的多。譬如,既无权又无钱,倍感知识无力。我回应道,在《易经·系辞上》有句话,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或者说,志趣相投才好相处。
70.【苗实:请问究竟我是谁是知识分子,不是。是作家,不是。是学者,不是。是经济学家,不是。是文化人,不是。是智者,不是。其实,追根究底,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尽管我尝试过上面提及的各种角色,但是还是普通人。最真实最自然最良善最珍贵,处在社会的底层,言谈举止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享有平安幸福。我的外公现在九十多岁,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年轻时深爱着外婆,然后为子女日夜操劳,老了疼爱孙子重孙。无论何时何地,心中只有自己这个家。在一定程度上讲,他无所谓成就,他无所谓地位,他无所谓钱财,他无所谓名气,他无所谓运气。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娱自乐,无忧无虑。请问究竟我是谁,不是谁,返璞归真,做自己。是空中的闲云,也好;是林间的鸟儿,也好;是沟里的小溪,也好;是路边的花草,也好;是成熟的庄稼,也好;是桌上的稀粥,也好。陶渊明有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佛家常讲,非名假空,皆有妙义,值得玩味。
71.【苗实:我还是有话要讲今年由于北方特别干旱,感冒十分严重。过去几年都没有感冒,今年连窝端,一大家子都或轻或重地感冒了,尤其是父亲,在新医生那里挂了六天吊瓶,虽然有所减轻,但是未彻底好转。没办法,就去找了一位老医生,配了十二小包药,父亲吃了六包,母亲和我各自吃了三包,身体都很快恢复了。可见,医术是经验的积累,经验越丰富,医术越高明。当然,放在经济研究上,也是一样。张五常老先生说,经济是老人的学问,我同样认为经验越丰富的经济学家越有价值。有人指出,老一辈经济学家没有学习过高级经济学,我认为这也是事实,他们在技术上确有欠缺,但是他们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岂是三本书可以写完?所以,还是他们在知识应用上比年轻人有优势得多,而看轻他们,只能彰显无知与傲慢,得不偿失啊。这几年闲来无事的时候,对星光大道多有留意,试问星光大道说明什么?依我看,只要有志趣肯吃苦,所谓的一系列门槛是不存在的。确实,存在某些别有用心者,通过设置各种门槛,来吓唬后来者。但是,他们不畏险难不断努力,最终还是成功了。当然,不排除有不少被吓到的弱者,倒在半路上。在这里,只能表示一下相当的遗憾。说实话,只要他们继续努力,成功同样会属于他们。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补充说,天分和机会,志趣和努力。我认为,董老师说得很对。而且,有志趣的人多少都是有点天分的人,这个毫无疑问。
72.【苗实:空间还是开放好】在人大经济论坛有个空间,里面有各种个人信息。特别重要的是,包括个人发帖和回帖的具体情况。如果要了解这个人,当然就是进入空间。可是,有不少论坛中人,不知什么原因,关闭了自己的空间。按理说,这样做,首先造成信息不对称。如果双方在帖子中辩论起来,可想而知,开放空间的这一方必然就处于劣势。道理很简单,跟一个陌生人无法辩论。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许,那些关闭自己空间的人是为了排除干扰,减少摩擦,多一份清静,多一份自在。当然,这也是个人权利,实在无可厚非。不过,我个人有点小看法,是这样的,如果有意锻炼自己的包容心,不妨开放空间广结善缘,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相互理解支持,才能共同前进,尽快实现各自的目标。不要怕争吵,不要怕误会,只要大家拥有一颗学习交流的真诚之心,而关闭自己的空间就是封闭自己,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说实话,没有信息的互通,学习交流就是无源之水。长此以往,这样的坛子,就会毫无生机,死气沉沉,没有了繁荣,各方面的热情就没有了。那么,传播经济学就是一句话,就更谈不上推进改革开放了。学习过高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耗散结构理论,里面有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开放是有序之源。而且,中国三十六年的改革开放,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越是开放,中国越是富强越是有竞争力,老百姓生活越好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