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于10月8日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新公司“新美大”。“新美大”将实施联席CEO制度,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两家公司将保留各自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包括以团购和闪惠为主体的高频到店业务。目前双方合并框架协议已经确定,并且进入到了征求股东批准阶段。
另据媒体报道,本次战略合作得到了阿里巴巴、腾讯、红杉等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双方的独家财务顾问。此次合并的推手是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新公司,红杉资本将成为最大股东。而这又是继赶集与58同城、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互联网领域第三个由竞争走向合并的案例。
在美团与大众点评“相爱”之前,他们同样是一对“冤家”。多年来,美团、大众点评为抢占线下店铺,频频爆出斗殴事件,而商户也经常纠结于“二选一”。而面对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专家们表示“相较于滴滴和快的合并、58同城和赶集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新公司将最具有影响力。而他们也最有希望成为万亿O2O市场下的新巨头。”
不过,笔者倒认为,尽管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同样采用Co-CEO制度,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当下各自独立的安排较为稳妥,未来肯定会进行整合、作出进一步人员调整,因为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CEO。而鉴于美团更占优势,也最可能主导未来新公司。那么大众点评和美团从生死怨家到携手联姻,究竟唱的是哪出戏?
首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之前滴滴和快等互联网企业合并一样,与其双方争得两败俱伤,不如携起手来优势互补,这样才更能做大自己。合并前,美团和大众点评是O2O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二者为了避免服务的同质化,一直在走差异化路线。
大众点评和美团是整个O2O市场上体量最大的两个公司。据易观智库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美团以51.9%的团购交易份额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大众点评以29.5%的团购交易份额居于第二位。
美团主要业务是酒店、电影票、外卖等领域,大众点评则专注于核心的餐饮团购业务,并在一些低频高客单价的服务上发力,比如婚庆、家装等业务。如果两者合并,在部分商户资源方面会有重叠,但是高频与低频的业务切入有所不同,确实能形成强大的互补效应,可以在本地生活服务中大展身手。
再者,O2O行业的老大与老二合并,必会拉开与第三名竞争对手的距离。从表面上看,生活服务O2O市场整体规模今年将达到3000亿左右,到2020年会是一个超过万亿人民币的大市场。但面对O2O行业激烈的竞争,作为O2O大佬的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两家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今年6月,李彦宏曾透露未来3年内,百度将向糯米业务增加投入200亿元。百度糯米总负责人曾良放出豪言:“我们的目标是业内第一。在今年年内,糯米一定会成为行业第二,这个实现不了,我辞职。”
同样在6月,阿里巴巴“复活”口碑网,计划从餐饮服务入手,蚂蚁金服在超市、医疗、售货机等领域的线下业务也将逐步整合至口碑平台。外界普遍认为,阿里重拾“口碑”的目标,剑指在餐饮O2O领域火热的美团和大众点评。面对O2O群雄涌起,大众点评和美团罢却争斗携手共进,应是明智之举。
最后,众所周知,O2O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所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关键。在当前资本寒冬的背景之下,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双方单独融资非常难,但是要是联姻后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以,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只有双方合并,才能让双方减少不必要的补贴成本,并集中精力面对竞争对手。
当然,与滴滴和快的这类中小企业彼此合并相比,作为万亿O2O市场下新巨头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其体量已不容小觑,完全有可能打破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长期的BAT(百度、阿里、腾迅)三巨头的格局,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第四大巨头。
应该说,大众点评和美团从你死我活的大怨家,到现在携手联姻实属不易,双方高层都已经看到斗则双输,合则双赢。更何况O2O行业老大和老二的联手,必然会与其他竞争企业拉开距离,在很长时期内无法逾越。当然大众点评和美团因走差异化路线,完全可利用优势互补噱头,在资本市场上融到更多的资金,而双方若单独融资则非常难。总之,大众点评和美团的联姻,将给我国的O2O行业吹响了转型升级的号角。
通胀上升,存款为负,如何对抗通胀? 投资理财看这里,注册就送1万元体验金,给您15%年化稳定收益!理财范刚融资2.1亿,财经专家推荐,让您投资安全又放心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