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2014年工作总结与2015年工作要点
2014年邵阳市统计局社会科写作分析12篇,其中:市委采用2篇,省局采用3篇,国家采用6篇:中国妇女报1篇,中国信息报2篇,国家统计局网站3篇。社会科写作信息7篇,省局采用5篇。2014年度,国家级别采用的分析、省局采用的信息,社会科篇数占邵阳市统计局多半。
一、人口劳动统计
1、全面完成了2013年的年报和2014年的定期报表任务。狠抓业务培训,全力巩固基础,确保数据质量。2014年各县市区人口统计年报报送及时,数据质量高,为全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准确及时上报打下了基础。按省局的要求,通过认真计算和分析,按时报送了2013年全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等数据。
2、及时完成了人口与劳动力变动抽样调查。第一,认真制定调查方案,积极组织业务培训。第二,深入基层指导,严把数据质量。 一是将调查数据与摸底数据进行核对,发现重大差异的要求县市区立即予以说明;二是积极和计生委衔接,将计生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三是要求县市区做好自查复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严把数据质量关。
3、写出多篇分析与简报。年报之后,撰写了《邵阳市2013年劳动报酬平稳》的劳资年报分析;9月份,在劳动力抽样调查过程中写了一篇《丹桂飘香又逢君——邵阳市“三措施”力保劳动力调查质量》的简讯;人口方面写了《邵阳市城镇化质量研究》、《邵阳市养老服务初探》《邵阳市2014年人口抽查工作全面启动》和《邵阳市统计局督查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3篇分析及7篇简讯。
已经收到除大祥、北塔以外的人口统计2014年度总结。双清区重视人口变动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了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组织这三个普查小区的调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了报表填报、建筑图绘制的业务培训。经费按每位调查员3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城步县为保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认真核实样本基本情况,保证质量,以人普数据为基础核实样本框。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调查实施方案,确保调查工作有计划、按进度开展;摸底调查不走过场,确保摸底数据质量。严格现场登记关。强化复查和质量抽查。精心组织审表、编码和数据处理上报工作。洞口县扎实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安排部署突出一个“早”字,“两员”培训突出一个“严”字,宣传发动突出一个“全”字,调查入户突出一个“实”字。
已经收到除大祥、北塔、城步以外的劳动统计2014年度总结。邵东县由于劳动工资报表单位400多个,为了统计时不遗漏单位,采取下催报单、打电话、上门检查等多种形式将各单位的报表催齐。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年报期间,每天都有人按时在办公室签收和审查基层报表。洞口县对全县70多家单位进行了劳动数据质量抽查,并填写了劳动数据质量自查表和自查报告,提高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邵阳县针对“难见户”采取贴 3 条告知、预约,送信宣传,早追、晚睹找人,盯窗、观灯找人等方法进行调查登记;对于“消极户”及“问题户”,采取讲政策宣传,看、听、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登记,较好地完成调查了工作。新宁县加强基础工作。一是狠抓了报表的报送率,报送率达到100%;二是对基层统计人员加大培训,业务辅导力度,对全县基层劳资统计人员建立一个劳资群,每季度在群中上传有关劳资业务知识,让各位统计员不想学而不得不学业务知识。并利用网络资源相互交流和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夯实了基层统计基础。更要求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新邵县在原始统计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方面,严格做到收集齐全、填报及时、字迹清晰、合理分类、统一编号、装订成卷、妥善保管。目前,单位报表收集率100%。
二、社会科技文化统计
1、 社会统计工作
一是根据角色需要,积极做好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统计工作,按照省局要求,认真学习了国家健康服务业的范围及认定方案,并在平台中及时关注我市两项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二是做好社会发展年报、统计年鉴、领导干部手册中社会方面的资料编辑、整理、开发分析等日常性工作,及时与部门联系沟通,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三是搞好8个部门(民政、教育、人社、残联、卫生、体育、城管、公用事业)19个项目的为民办实事月度报表和年终检查。四是围绕社会转型期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联合相关部门撰写了调研报告。
已经收到新邵、新宁、绥宁、城步的社会统计2014年度总结。新宁县把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解到每一个相关单位,并将重要指标解释打印一并下发,在收集报表时,对每一个指标都认真进行审核,保证了源头数据真实准确,汇总后的数据严格按照局里的“四审”制度,即自审、股室负责人二审、业务领导三审和局长终审制度,由于严把审核关,进行了反复核实,社会统计资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使该县的社会统计准确无误。确保了统计数据质量,按时上报了报表。
2、科技统计工作
一是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动态。 二是高质量完成了高新季报、2013年科技年报工作。 三是积极筹划2014年企业创新调查。 四是完成了科技统计分析两篇。
已经收到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城步的科技统计2014年度总结。洞口县从重点企业和重点指标对科技年报进行了认真复核:一是以往有过科技活动的单位;二是财政下拨了科研经费的单位;三是本县的优势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人员、项目。同时要求基层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善统计核算制度,加强与上年度数据的比对,做好新增和退出企业的数据衔接,坚守“四条红线”,确保了数据质量。邵阳县认真做好“企业一套表”各项工作,加强了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与科技局的联系与合作,做到科技企业应报尽报。城步县为提高数据质量,抓业务培训,抓基础建设,抓走访调研,抓执法力度。新邵县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每次科技报表开网前几天,都要与报送单位电话联系提醒一下,确保报表准确及时上报。在企业日常报表过程中针对个别企业遇到的报表疑问进行远程网络指导,从而为保证科技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奠定了基础。
3、 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三经普全过程,及早介入并参与普查单位的摸底核查工作。二是做好文化产业单位认定、标识、审核工作,确保了文化产业统计单位应统尽统。三是做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评估认定工作。 四是做好文化产业单位名录库的定期维护。
已经收到双清、新邵、邵阳、绥宁的文化产业统计2014年度总结。全市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工作会议后,新邵县局及时联合县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小凌为小组长的文化产业统计调查领导小组,同时,按照县委宣传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原则,对承担文化产业统计任务的相关单位,细化了责任,明确了职责分工,有效提高各单位执行力。邵阳县坚持4项制度,确保文化统计工作卓有成效:统计评比奖励制度、统计测试制度、统计分析交流制度、统计工作检查制度。双清区针对各相关部门统计人员对文化产业“零”知识的现状,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印发文化产业统计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其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全区文化产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4、《两纲》监测统计工作
一是采取了灵活有效的方式,对部门和县市区“两个规划”监测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今年的两纲监测指标略有调整,针对调整指标进行了着重的讲解,并到三个重点示范县现场做业务辅导,确保培训到位;二是对部门和县市区所报数据建立台帐,从2011年开始,将历年所报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数据纵向衔接,并及时发现数据波动变化,联合市妇联对数据进行联审和评估论证,确保数据质量。三是根据规划发展目标,对实现程度有难度的指标,深入各部门和县市区,做好工作督导和开展调研,及时向市妇儿工委反映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三、2014年《邵阳市统计》社会科分析文章及采用情况
1、第 7 期《中国梦的统计构想》(作者:肖曼辉邓红专范跃东),社会统计。邵阳市委《邵阳工作》第9期,市政府《邵阳经济》第5期。国家统计局网站
2、第14 期《2014邵阳小康监测报告》(作者:谭玲),社会统计。
3、第 18 期《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探索》(作者:谭玲)科技统计。
4、第 21 期《邵阳市上半年社会事业简析》(作者:范跃东),社会统计。
5、第 27期《邵阳市2013年劳动报酬平稳增长》(作者:胡宏涛)劳动统计。
6、第 29期《邵阳市城镇化质量研究》(作者:范跃东),人口统计。《中国妇女报》
7、第30 期《 2013年邵阳市妇儿监测报告》(作者:谭玲),两纲监测。
8、第 34 期《邵阳市养老服务初探》(作者:范跃东),人口统计。《邵阳日报》
9、第 46期《邵阳市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一成》(作者:谭玲),科技统计。
10、第 74 期《践行群众路线 坚持三个主动》(作者:范跃东),社会统计。《中国信息报》
11、第 75 期《数说中国梦的邵阳之旅》(作者:范跃东),社会统计。《中国信息报》
12、第 76 期《经普“王牌”》,国家统计局内网
四、2014年社会科《简报》被省统计局网站采用情况
五、2015年社会统计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社会统计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国家、湖南省统计局的总体部署,加强部门联系,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和统计监测分析能力,为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具体目标是达到“三个提高”:提高数据质量,提高分析水平,提高协调能力。
第一,提高数据质量。按照国家局要求,及时布置、搜集数据,完成各种年报、定报。如期完成省、市统计公报、领导干部手册和统计年鉴数据的搜集和上报工作。1、狠抓重点指标:人口统计-城镇化水平,劳动统计-平均工资;两项调查-失业率,社会统计-民生指标,科技统计-科技经费支出占比;文化统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两纲监测-妇女儿童生存状态。2、数据质量检查:年内实施有针对性的对县市区统计局和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抽查。
第二,提高分析水平。在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统计分析和研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本局分析数量和质量:市局争取每个专业1-2篇,全年完成10篇分析,其中省级以上采用或者市级领导批示3篇。各县市区按照参评专业计算,每个专业不少于1篇分析。
第三,提高协调能力。1、为了整理公报指标和年鉴数据,召开市直部门会议。2、就两纲、文化、小康、为民办实事等统计工作,加强与市直部门沟通。3、加强对中央属、省属在邵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门联系,及时对他们进行统计指导。
分项工作要点是:
1、人口统计工作
按时完成年报。市局写出1-2篇统计分析。完成公报指标上报、年鉴编辑。开展城镇化问题调研。县市区各完成1篇统计分析。
2、劳动统计工作
按时完成年报、季报。4月底,配合综合科整理2013年的统计年鉴,按时按质完成劳动工资专业的各项年鉴指标。5-8月,组织一次全市规模的劳动工资报表自查活动,对部分县区统计人员及有关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报表自查,工作小结等工作,促进劳动统计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自查自纠工作中找出问题并撰写一篇相关题材的分析报告。
3、社会统计工作。一是根据角色需要,做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实施统计监测工作、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统计工作。二是做好社会发展年报、开展好社会方面的资料编辑、分析研究等日常性工作。
4、科技统计工作。一是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高新企业发展动态,在每年2月、10月清查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二是加大对企业报表的指导、培训力度,及时解答企业的疑问,解决填报、审核验收环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按期保质完成高新季报、科技年报工作,积极完成新型工业化考核相关指标。三是认真开展企业创新调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5、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利用三经普做好2013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的资料采集和加工整理工作,为开展增加值核算奠定基础。做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评估认定工作。依据普查和核算方法,认真核算、评估增加值结果,确保省市县三级数据衔接。
6、《两纲》监测统计工作。做好市、县《两纲》监测工作,对监测统计数据进行评估论证;采取灵活有效方式,对部门、县市区“两个规划”监测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搜集全市《两纲》监测数据,完成《两纲》监测数据库的补充和完善工作;深入各县市区,做好基层《两纲》完成进度情况的检查督导工作。
7、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