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创新改变世界


导语:创新人物往往是基于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提出超越常规的见解,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并获得有益的效果。汉能李河君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独具慧眼投身薄膜太阳能,他的努力使人们改变了对太阳能的认识。最近,他的名字被收入《福布斯》“创新人物榜”。

从水电到太阳能,逆势而上

1994年,李河君创建汉能控股集团,自此踏上“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之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他麾下的汉能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公司,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事业成功的李河君被外界赋予了不少的光环,“中国首富”、“新能源巨头”、“非公经济领军人物”等等;但在了解李河君的人看来,他更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我有一个判断”是他的常用语,他往往始于理想化或为解决某种社会需求,做出超越常人思路的判断,他同时拥有一种力量,促使他沿着自己的判断走下去,迄今为止,他的多个判断都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而且结果常比预想还要好一点。

李河君曾在多个场合讲过,汉能二十年创造了清洁能源史上两个奇迹。第一个奇迹,汉能历时八年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由民营企业投建的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目前,汉能拥有的水电权益总装机超过600万千瓦;第二个奇迹,汉能用四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的薄膜太阳能技术、规模皆为全球第一。

李河君和汉能让外界广泛关注,更多的源于这第二个奇迹。

在这个饱受争议的行业,李河君力排众议做出了“薄膜化、柔性化是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和总趋势”的战略判断;2009年,在中国光伏低谷之时,汉能推出2000兆瓦的薄膜太阳能建设计划,在当时引发一片哗然,彼时的世界薄膜太阳能老大美国First Solar的产能为1800兆瓦。

然而,李河君麾下的汉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的不仅仅是这一宏伟计划。目前,汉能在四川、广东、海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投资建设薄膜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总产能已达到3GW(300万千瓦),更签订了约10GW(100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协议。

更令外界惊叹的是,汉能在过去两年接连将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收入麾下,目前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6,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最高转化率达到20.55。砷化镓(GaAs)单结电池片转化率为28.85、双结电池片达到30.89,这也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率最高的世界纪录。李河君的汉能成为世界太阳能光伏领域无可撼动的技术翘楚。

从电站到背包,薄膜的创新应用

在传统认知中,提及太阳能产品,人们首先想到是遥远的戈壁和荒漠上的太阳能电站。李河君的努力正在悄然的改变着这一切。与传统的光伏产品不同,汉能薄膜太阳能组件的妙处在于质量轻、无污染、颜色可调、形状可塑等,因此可广泛的适用在太阳能创新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柔性屋顶、户用发电和车船应用等领域。

李河君介绍,根据测算,到2020年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直接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面对蓝海市场,李河君和他的汉能不断发力。2012年6月,汉能与宜家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双方约定的初期三年合作框架中,汉能为宜家所有的中国门店屋顶和部分供应商屋顶安装太阳能薄膜组件。目前,宜家中国11家符合建设条件的店面,9家屋顶已安装完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还有两家在建。预计到今年年底,宜家11家中国店面的屋顶薄膜太阳能组件将全部发电。同时,汉能太阳能还通过宜家英国平台,直接营销、推广和销售“汉能”品牌的家用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方案,着力开拓海外市场。

在李河君看来,不仅仅是建筑,薄膜发电技术在太阳能汽车领域拥有同样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全球诸多厂家都在投资太阳能汽车及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我国也出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向社会资本开放电动车充换电设施等相关政策,太阳能汽车的市场前景越来越清晰。”据李河君介绍,到2020年,仅小型乘用车车顶光伏系统累计装机量将超过13GW,充换电设备设施的市场规模更加诱人。“随着薄膜发电技术的进步,人们梦想的太阳能全动力汽车也将很快成为现实,这将是现代汽车工业的一场革命。”

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与汽车的牵手已经结出了果实。就在今年4月,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曾表示,汉能作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将利用其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为特斯拉建设首批位于北京的两座充电站,并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提供第一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在未来还将陆续建设共七大超级充电站网络。对此,李河君深为自豪,他一再强调,“与特斯拉强强联手,切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系统,汉能在薄膜太阳能应用领域再次取得创新突破。”

移动手机早已无处不在,移动互联网为人们展示了新的世界,李河君认为,未来太阳能的创新应用也在于“移动”,随着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用薄膜太阳能快充电站已经解决离网供电,薄膜太阳能外壳为电子设备移动充电也成为现实,今后薄膜组件还可以缝在衣服上,嵌入背包中,为人们带来无时无刻的绿色能源。

终极替代已经到来

清洁能源给李河君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和地位,更让他对清洁能源的未来充满向往。在他看来,新能源不是补充而是将替代化石能源。

这从他2013年11月出版的《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中可见一斑。在书中,李河君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太阳能是万能之本,我们现在使用的火电、核电、石油等所有传统能源都是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效率非常低。比如,100W的太阳能传送到地球,通过传统能源间接取得的能量,我们人类只能利用其中的17~26,而且还必须通过燃烧才能取得,剩余的982~998都散发到空气中并带来污染。

而太阳能发电是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能源利用方式。终有一天,人类将能够像绿色植物、像“叶绿素”一样,直接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这是人类能源利用的终极方式!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新能源不是补充而是替代化石能源。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占全球一次能源利用总量的505,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来临!

很显然,李河君对他所致力的太阳能充满信心。李河君的判断不断被事实印证,他的创新正改变着人们生活,由不得你不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