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发展简史己见


      念大学以来,已学经济学十几年,而现在又教授经济学,很多时候都在讲授经济学发展史,写经济学发展史的人已很多,而且有很多经济学大家,不敢为之,但是,我只是想把我上课讲过的经济学发展史,从自己的角度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自色诺芬提出"经济“这个词以来,经济学发展也就开始了,但是在17世纪之前还是没有一个形成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经济学思想框架。大致的经济学发展简史如下:

     一是16世纪以前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经济学思想。这时候的经济学思想都是零零散散的,大多是一些哲学家的有关经济学的思考,如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且这时候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宗教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思考的问题还带着宗教色彩。

     二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可以说是经济学发展史中第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在当时经济社会条件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先后崛起,而这四个国家崛起靠的都是海上贸易,这种海上贸易的背后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金银是国家的主要财富,而获得这些财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多出口不进口,即靠多出口换回别国的金银,而不进口就避免的金银流出,国家财富就多了。重商主义后期又发展为多出口少进口,这时候就是允许进口,而不是不进口,只是要通过出口大于进口,多流入金银。而我国正处于清朝统治时期,这时候我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而且我国出口的茶叶、瓷器深受欧洲的喜爱,从欧洲流入我国不少金银。后来,欧洲几个国家为了打开国门,通过鸦片战争打开国门,索取不少金银赔款,这与重商主义思想有极大关系。现在我国重视出口也是深受重商主义影响。

   三是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时期。随着重商主义发展,人们慢慢体会到光靠流通中获得财富,这并不是财富产生的根源。后来有些人认为农业是产生财富根源,由此产生了重农主义,但是重农主义思想只是昙花一现,但是这种思想对后人影响甚大,也导致了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这些人,而这些人开始思考价值的源泉,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分工、劳动、资本对国家财富增长有很大影响。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劳动产生价值,劳动力配置资本越多,财富增长速度越快,这里的资本就是机器设备,也就是说劳动力与机器设备结合才能产生更多的财富,也可以说设备越多,效率越高,财富增长速度越来。这时候古典经济学对后世影响最大还是开始研究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重商主义思想是明显的政府干预思想,即通过政府插手国际贸易,干预国内外经济,多多流入金银,这种政府干预政策,对于各国的财富增长速度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为增强自己对外侵略能力而服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慢慢开始思考人性、思考自由,这种哲学思想为亚当斯密无形之手——市场调控经济,政府只是守夜人的思想萌生奠定好土壤。亚当斯密论述了经济人、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思想,对后世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我们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改革政府,减少政府干预。

   四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随着新旧葡萄酒价值孰大孰小的讨论开始,古典经济学在穆勒的手中实现古典经济学综合,但是也慢慢的开始瓦解。瓦尔拉斯、门格尔、杰文斯三个经济学家在不同国家,同一个时点提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理论,使劳动价值论开始慢慢瓦解。这一时期,经济学也开始越来越数学结合,开始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近,尤其是新古典经济集大成者马歇尔的奴隶,终于使新古典经济学发展大道了鼎峰时期,而且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也当了80年左右的教材。

   五是20世纪20年代至70 年代的凯恩斯经济学。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使新古典经济学陷入困境,根据新古典经济学解释,市场是可以经济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即我们通常所说,市场可以使各个行业资源达到供求均衡。经济危机出现了生产过剩,也就是说经济没有实现均衡,因为说明有些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即生产过剩。这样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个现象,而且根据他们理论制定的措施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凯恩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即认为经济危机产生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为了弥补需求不足,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弥补需求不足,这就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他的思想,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思想一个例证。因此凯恩斯理论成为指导各个国家度过危机的良药。2008年,我国通过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就是受凯恩斯思想影响。凯恩斯经济思想是一种短期治理对策,因为凯恩斯认为在长期,人都已死了,短期治理就可以了,但是这种短期刺激政策,恐怕在长期内有可能引起更大危机。

   六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学派林立。自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经济学研究中心开始从欧洲慢慢转移到美国。凯恩斯思想影响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三四十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滞涨,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而根据凯恩斯理论这是不可能出现,即如果经济停滞,物价应该降低,而经济快速增长,通常会出现通货膨胀。这就造成了凯恩斯理论在解决滞涨问题失效了。由此,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自由主义学派,如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学派,这些学派本质就是政府尽量少干预市场,信奉经济自由主义。

通过以上经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

   一是经济学发展是危机——革命——危机循环中发展的,每一个次危机都带来一次革命,然后又开始新的危机,新的革命循环发展。如在整个经济学发展史中的三次革命,即斯密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都是在否定前人的研究中获得新的发展,相信以后的经济学发展还会这样继续下去。

   二是经济学始终在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在探讨,从重商主义的政府干预思想,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思想,又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又到后期货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自由思想。但是,对二者的关系应该已达到了共识了,即市场应在经济中起主导性作用,政府重在服务市场经济,而不在干预经济,弥补市场失灵,使市场的作用发挥的更加好。

   三是经济学理论都是产生一定的经济学背景,离开这些经济学背景,很多经济学思想都不会产生了。同时,只有解决问题的经济学思想才能够长久,才能够有生命力。

    以上就是本人对经济学发展史一点愚见,与大家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