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农民怎么生存


       在网上看到《辽宁省委书记帮助抚顺930名失地农民解决社保问题》深有感触。
       中国之大,实难掌控,百密必有一疏。国家领导是否知道,在我们这个逐渐走向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还有这样一小部分老年农民被抛弃在遗忘的角落里。
       现在一些人所说的“无地农民”多是指所承包的土地被开发建设而征占的“失地农民”这些人因土地被征占还分别得到了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百万以上的经济补偿,而且还享受无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而笔者所说的“无地农民”是指在人民公社解体时,由于个别缺乏土地等各种原因导致根本没有分得口粮田、承包田、自留地,寸土没有的农民。这些人因为无地可被征占而从未得到过一分钱的占地补偿款,其中一部分人采取各种办法解决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而还有一少部分人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力解决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特别是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人,因为他们已经超过了参保的年龄而被拒之于社会养老保险范围之外。其中一部分也确实是无力参保,另一部分则考虑自己也没有几年活头了,不想为筹借保费而烦心。甚至有些老年人说,历史上就有到了六十岁就活埋的说法,现在已经七十岁够本了。但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当然不会出现那种残酷的历史现象。可是老年人也需要生活,也应有生存和得到社会保障的权力,政府是否应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调整。是否不应把这些老年人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外。  
       现就辽宁省盖州市东城办事处路西村而言,该村属市区近郊,由于人多地少,该村人均土地不足0.05亩左右。在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时无法按人均面积承包。因此,只好将土地承包给一部分农民。而另一部分农户就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一些60岁—80岁的人,因年老体衰,无法继续靠打零工度日,其生活自然成了大问题。虽然国务院日前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现实的问题是,政府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这样,已经分得土地的农民在生活上是增加了一些补贴,而且还有不少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征占,也得到了相应被征占土地的补偿费,其补偿款是承包者与村委会分开。而没分到土地的农民自然享受不到。没分到土地的农民多数是老实、怕事的人,因此,这部分农民从未得过一分钱被征占的集体土地补偿款及其他待遇。这些人有的现已经到了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因其子、女也是无地农民而自顾不暇,因此,只靠这每月55元作为其全部生活费用显系不足以维持其生活。,即使有部分老人的亲属、子女有能力并愿意为其补缴养老保险金,也因为其年龄已过投保年限而遭到拒保。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农民当时是因人多地少,显示了其高姿态才没有争要土地。因此,对这样的一小股人群,不应让他们自认倒霉,政府是否应在相关政策上予以适当考虑,应该还给这些人一个公道,以示党对这些老年农民的关怀。相信上级领导现在对这种特殊情况尚不知情。否则,决不会把这一小部分曾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一生的老年人抛弃在被遗忘的角落里而无人问津。 
 
 
                                                                                                                                        作 者    冯  建  高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