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看待京津冀一体化才是硬道理


 “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特别容易诱发房地产市场的异动,如果缺少强有力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一体化的概念极有可能在各个地方政府各自的理解下成为炒地卖地、开发房地产的由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的一席话,强而有力的抨击了上两个月我省保定地区在“政治副中心”驱动下,“炒房卖地”所导致的房价激增的疯狂场面。

  从近期飙升的保定楼市话题关注度,可以看出“京津冀一体化”对我省各地区房地产及其周边产业的影响和波及程度,从过热到过冷,民众的驱引力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因素,为此所导致的后果至今尚未可知。因此,在京津冀交通连接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各行各业如何正确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成为环首都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民众一定要冷静对待,其次,各地方政府需出具相关政策控制好各项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地域广阔但发展不齐的河北省,明确好哪些地区发展哪些产业,哪个部分承接哪些功能等等,才是重中之重。
  地区级政府也应该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房价、物价协同发展,不应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偷换概念而利用,更不能作为在任官员彰显政绩的手段。而应加大力度思考如何在医疗、就业、教育、人才吸引等问题上紧跟京津的发展,出具更多的惠民利民政策,才能不枉负习近平主席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真正目的。
  作为急盼地方生活水平能够快速提高的普通一员,其实我们都盼望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能早日实现,但是,越是在这个时期,有关方面及广大民众也越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最主要的是要冷静对待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而随时有可能被炒热的相关行业,保持低调的关注态度,谨慎行事、不盲从追随,不然最后吃亏的依然还是我们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