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維塔耶娃每一首詩都像是心靈剖白


讀茨維塔耶娃的詩,讓我想起薑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裏的一幕:火車開過,鐵軌上鮮花盛開,中間躺著一個哇哇大哭的鮮嫩的新生兒。Gemstone jewelry
她的每一首詩都像是心靈剖白,如此坦率,情感滿溢。如“我對自己的心靈,懷著博大的愛,愛得熱切。”(《脈管注滿陽光……》)“我的詩啊寫得那樣早,連我都不曉得自己是詩人……我的詩像闖進聖殿的小鬼,殿堂裏繚繞著夢幻與神香,我的詩讚美青春與死亡——無人誦讀,無人吟唱。”(《我的詩……》)她生而知自己死後將不朽,於是給未來的讀者寫下詩句:“我看見:你頂風冒雪,苦苦尋找我出生時的宅院,尋找我臨終住的寓所……”(《寄一百年以後的你》)。strollers
她一生愛過很多人。與其說她愛某個具體的人,不如說她忠於愛情本身。她愛整個人類。她真心實意地對待每一個人,毫無保留,其中不乏對對方的美化和想像。直到觸碰到帕斯捷爾納克和裏爾克這樣同等份量的心靈,互相之間都能看到炫目的光彩。而她的丈夫客觀卻語帶冷漠地評價她:“瑪麗娜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狂瀾中去,對她來說,成為她的生活的必需,成為空氣。”“巨大的火爐,為了燒得很旺,不斷地需要大量的劈柴……劈柴次一點兒的——很快便會燒盡,好一點兒的——燒得久一些……”這些劈柴,是她的創作之源。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她遣詞造句的極度精心。她給丈夫寫過一首詩,詩的第二節曾有四十餘種不同手稿。她的筆記本裏記下了大量對原稿的更改和各種方案,她稱自己為手藝人,懂得怎麼把詩雕刻得最好。她細心地篩選整段的詩與單獨的語句,多次修改,反復推敲詩句的結構和韻律。
因此,把她的詩作翻譯成中文,可想而知絕非易事。
這本《我是鳳凰,只在烈火中歌唱》是穀羽在譯完三卷本《瑪麗娜·茨維塔耶娃:生活與創作》之後的附產品,出於對茨維塔耶娃生平的瞭解。書中穿插了許多注釋,幫助讀者對詩歌背景的理解。同時,穀羽也是一位有豐富俄羅斯詩歌翻譯經驗的譯者。曾經譯過茨維塔耶娃詩歌的譯者很多,與其他譯本比較,會發現這個譯本不太執著於譯詩的韻腳。yulong d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