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界的泉州新地标,你在哪里?


    来泉州分公司上班,不知不觉中,已有半个月了。

    感觉南方的天,蔚蓝、亮丽,有留在记忆中的小时候家乡的印象,不像我们北方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这里的天空没有沙尘,风刮过来,十分清爽。尤其是山上,公园里,让人忍不住要深深地吸上几口气。南方的雨水似乎也比北方的多。在这半个月里,已经下过三四回雨了,只不过下雨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往往是下午或夜里,绝不像北方的雨水,要么不下,要么就是连续几天的下,弄得人心里烦躁、郁闷。生活在泉州,人的心情是舒畅的。

    半个月时间内,去了三次厦门,因为每次都从晋江大桥经过,所以,印象最深的是晋江大桥。它是世界第一座“开”字形斜拉桥。据百科介绍,晋江大桥由主桥和南北引桥及南北互通立交组成。大桥北端起点与市区泉秀东街相连,南岸连接晋江市、石狮市及沿海大通道。大桥全长2.74公里,跨越晋江,其中主桥长365米,桥宽38米,采用“开”字形独塔双索门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北引桥长1365米,南引桥长1010米。大桥主桥梁体为双波浪鱼腹式结构,具有线条流畅美观、抗台风能力强等特点。晋江大桥那巨大的主桥塔成一个“开”字高高耸立于主桥之间,数条斜拉锁从顶部拉向地面,好象一面巨大的风帆,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

    去厦门,每次都是同一个地方,厦门软件园。软件园很大,如果想看遍的话,开车需要半个多小时。这里有很多公司,最多的是创业公司。看到那些年青人,感觉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不免有一种悲凉的心情。

    由于工作忙,在泉州,一直没有到处走走。只有早晚吃饭过后,到公司楼下附近转悠一下,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半小时。所以,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民风习俗并不了解。

    泉州的环境虽好,但是能够享受的人,似乎不多。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也是我国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有很多全国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没有业务关系的就不说了,仅说说和我们有业务联系的企业,如刚刚在德国上市的菲克国际。还有最近拜访过的和生元、九仙斛、欧华酒业、道诚电商、嗒嘀嗒、多维玛、足友童鞋、七波辉等等,将近20家企业和领导。大家都感觉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希望能够寻求突破。生意不好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前几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在,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为了生存,同行之间争着降价“放血”。

    最近,年初刚刚在香港上市的一家企业,董事长兼行政CEO携妻卷款跑路,又一次沉重打击了正在复苏的企业家信心,给市场罩上了一层阴霾。

其实,在我看来,真正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表面呈现的上述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多数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我曾经在另一篇文章(注)中说过,我们的企业家们是身体进到了21世纪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脑袋却留给了上一个工业时代。由于缺乏互联网思维,他们沿袭过去的商业模式,不断地开店,扩张;开店,扩张。最后还是开店,扩张。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其实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限于篇幅,更多关于商业模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问题,请关注大唐国际(上海)品牌管理咨询集团网站(http://www.top-tang.cn)和我的网站Liuning.chinavalue.net

 

中国本土企业家亟待转变思维方式——用互联网思维聚集产品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