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新一轮的操心
近年来农村都掀起了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谋职的热潮,当然这种情况城市也有。农民成了农民工,有的年轻夫妇双双出门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的男人出门、女人在家管理家庭带孩子,有的女人出门男人在家。单身男女更不用说了,都是农民工的主力军。年轻人为谋生计远走他乡,父母为谋生计留守老家,给子女守好家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操心。
张荣华夫妇已是花甲之年,他儿子媳妇都出门打工去了,把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不满2岁的女儿留在家里,于是祖孙两代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夫妇两带孙孙也如同年轻时带子女一样细心周到,不辞辛劳。开学了张大爷领着孙子去报名,老师在报名册的“关系”一栏里写着祖孙,在“监护人”一栏里写着爷爷,又在“备注”一栏里写着留守儿童。报好了名回到家里,老两口就商量着、如何接送大的招呼好小的事。农村的孩子都是走读,左邻右舍的孩子上学时都喜欢邀邀约约,小的跟着大的一起去,放学回家也是这样,张大爷为了更加放心一点,就和邻居大一点的孩子托了个情,打好了招呼,请她帮忙照顾一下孙子,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一起来回,不用亲自去接送,此事他也算放心了。
农户家中的农活、家务是很多的,丢下这样做那样,特别是农忙季节更是忙得老火。这天早上把大孙子送上学了,夫妇俩就带着小孙女下地干活,张大爷背的背篼里装着粪还有劳动工具,手里还拉着一头牛,老伴背着孙女,手里提着孩子常备的吃用,一起上坡去点包谷(种玉米)。到了地头稍做休息,就开始做起来了,因是坡地不放心让孙女坐着玩,只有背着做,累了就换着背。老两口还相互推让着,都怕对方受累,都愿意多背一下孙子。边点包谷还得边看看在草坡上吃草的牛。快到放学的时间了,孙子放学回来不能进屋,张奶奶就赶紧背着孙女回家,回到家里就把孙女放在椅子里坐好,叫大孙子拿着糖果、牛奶在旁边逗着妹妹玩,她就开始忙起家务,一边照顾孙孙,一边喂猪,一边做饭,一边洗衣服,很想坐着休息一下可没时间,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天快黑了,张大爷才背着一背篼柴火、拉着牛从地里回来,进屋就先喝了一杯茶,坐在凳子上叹了一口气、边吃烟边问着孙子在学校的情况……张奶奶从椅子上把孙女饱起来坐在自己的膝上喂饭,等小孙女吃饱了又把她放在椅子里坐好,老两口才开始吃饭。张大爷端着一杯老酒、拈着炒黄豆,边吃边和老伴商量着明天的劳动,老伴一边吃饭,一边逗着孙女,一边接着老头的话题答应着。一顿饭后时间也是晚上九点多了,还得先給孙孙洗脸洗脚,招呼睡了才能休息。
有一次小孙女感冒了,晚上发高烧,老两口着了急,奶奶在家看着大孙子,爷爷赶紧背着小孙女去卫生所找医生。打着手电筒走了三里多山路才到卫生所,医生检查后又是输液又是吃药,等医生看完病后他又背着孙女回来,到家也快天亮了,孙女睡得很香,老两口就这样轮流抱着守着,随时都在听着孙女的呼吸、摸着她的额头是否还发烫,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一下,直到孙女醒来,奶奶赶紧拿来了一块蛋糕,看到她吃着蛋糕脸上还露出了笑容,他俩也笑了,孙女病情的好转、使老两口也高兴的忘记了疲劳,终于心落了,天亮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有一天张奶奶带着孙女下地干活,天突然下起雨来,没有可避雨的地方,为了不让孙女着雨淋,她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用手撑着顶在自己的头上遮住孙女,回到家里孙女没事,可奶奶因此感冒了,由于没注意休息,久不痊愈,拖着病体坚持劳动,只要孙孙健康平安她就会感到放心、高兴。日复一日老两口既操劳又操心,经常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三点:一是如何把孙孙带好;二是如何把生产搞好,不能误农时;三是担心儿子媳妇在外的情况,是否能找到钱,夫妻两是否团结,会不会闹矛盾,能否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等等,反正是一切都在担心和牵挂之中,父母总有那些操不完的心……
六十五岁的王兴兰一人在家里扛着,为了生计老伴常年在外做木工,三天两头不落屋,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了,还把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留在家里。农村家庭都有很多放不下的活,农业生产,饲养家畜、家禽本来就是一件不轻松的活,她不但要把这些事做好,还要带好孙子真是够辛苦了。
这天早上她起床很早,趁孙子还没有醒就赶紧做一会家务,然后又把牲口喂好,才去招呼孙孙起床,穿戴洗浴,吃喝拉洒,收拾了一半天才弄好。今天是她老后家要办喜酒,再忙也得去一趟的,她换了衣服背着孙子出了家门,这天天气很热,他一手撑着太阳伞一手提着一个包,包里放着尿布、卫生纸、玩具、奶瓶、水瓶、牛奶……都是幼儿常用品。到了亲戚家,她先找个阴凉的地方把孙子从背上解下来,抱在怀里坐在凳子上喂着牛奶,她背上的衣服都被汗水侵湿了,顾不上自己热不热,先用手帕给孙子扇着凉风。主人家开始摆席吃饭了,她赶紧给孙子换好尿布,理好衣服就背着上桌吃饭,刚坐下端起碗吃饭,不知怎的孙子闹起来了,她就离开座位在桌子边来回走动,边吃饭边抖动着身子逗着孙子。“你们慢吃吧”,话音刚落就见她把碗筷放在了桌上,确实没吃饱就离开饭桌。她准备回家时,亲友们上前来留她多玩一会,下午天气凉快一点再回去。她顾不上亲友的热情挽留,还要忙着回家做其他的事情,转身又是一手撑着太阳伞,一手提着包急步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里把孙子放在一个会划动的椅子里坐好,再把玩具放在他的面前,就开始做起家务,进进出出还记着逗他一两句,为了带好孙子晚上睡不好,白天吃不好,一家的农活、生活、家务、常做个时不闲,操心劳累使他面容都消瘦了……
田地里的庄稼种下去了还需要去管理,哪里没做好的还要去从新弄一下,没有人在家里带,不可能把孙子放在家里,但凡下地干活都得背着孙子去。不管是晴天雨天,不能放下的农活都得这样做。有一天她到地里去薅包谷,包谷又高天气又热,背着人始终不好做,为了行动方便她想了一个办法,在她的前面不远处,能看到的地方钉上一棵木桩,钉稳固了再把伞绑在木桩上,下面铺着塑料布和背带,这样既可遮着太阳又可挡着雨,再把奶瓶、玩具等放在孙子的面前,安排妥当了就开始薅包谷,做一会要看看孙子,还要喊一喊他逗着他。等她薅到孙子坐的地方时,又把木桩和伞向前换一个恰当的地方,薅一天包谷要这样换上好几次。到傍晚回家的时候不光背孙子,还要带一些猪菜,他先用背带把孙子背在面前,背上用背篼背着猪菜和劳动工具,这样行走虽然有些不方便可也得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做好两件事。她就这样想着各种办法做完一年的农活,用带儿女的方法带着孙子。50多岁了还和年轻时一样不辞劳苦,为这个家忙着……
父母养育儿女本就够操心劳累了,从小到大,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到、做到,再苦再累也得极尽全力做好,多少担心多少辛苦都是为了抚育好子女,付出了多少心血终于把儿女养大成人。到老来本应过一下清闲日子,可是为了子女,又用同样的养育之情开始了新一轮的操心劳累。在家带孙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其中的辛苦,小孩子一般都很淘气,大人有时总是被弄得左右为难。特别是安全问题,有的老人在家带孙孙不幸出了安全事故还受到儿子媳妇的埋怨和指责。隔代的抚养和教育给老人带来了很多困难、增加了很多思想负担,家里的一切都得操心,一切都在牵挂。如果所有像张大爷夫妇、王兴兰这样的老人在家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为儿女的事情操心劳累有多好!听说是:“父母在不远游”,听唱到:“孝敬父母让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