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你上海在校生考出CPA的好处


     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在校生在报名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尽早着手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即便是尚未达到报考条件,也应做好相关的预习准备,以争取在学业完成后的前后两年内获得此项证书。个中原因有三:一是CPA证书对于财务从业人员的重要性虽达不到一劳永逸的程度,但一纸CPA证书在手,不但增添了求职的砝码,对职业之路的选择也大有裨益;二是学校的学习环境较好,相对于理论知识占很大比重的CPA考试,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增加成功率;三是一旦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财务工作的繁杂工作量,也很难使人心无旁骛,就算是学习毅力十分坚韧,也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时间精力。

    王惠是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本科在校生,因为嫂子陆韵是从事财务工作的,现在已做到某集团公司财务经理的职位,当初王惠在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就多少受了嫂子的影响。

    在陆韵的建议下,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在其他同学忙于实习或者卿卿我我时,王惠就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CPA考试科目的研习上,她计划在两年内攻下这个堡垒。王惠除了学习往年CPA的考试教材和复习资料外,并且在首次报考时,有选择性地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作为第一批过关
对象,尤其是对于《财务成本管理》更是花了大的精力,力求一次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考试,她的两门全部通过,其中《会计》成绩较为理想,《财务成本管理》涉险过关。毕业后的第二年,其余《审计》、《经济法》、《税法》三门也如愿通过,虽说吃苦不小,但两年过五门的成绩也足以让她的嫂子——那个考出几丝白发到中级职称的陆韵眼热不已。

    兜里揣着学位证和CPA资格证,王惠的底气便足了许多,但嫂子陆韵泼她冷水说:“你虽然拿到了CPA资格证,但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也别得意的太早。”这回王惠又乖乖地听了嫂子的教导,将CPA资格证挂靠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里,老老实实地去了一家公司做会计,公司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刚毕业一年的小会计还顶着个CPA的名头。

    两年后,王惠跳槽到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做了财务部的副经理,她的理想目标是开一家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且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在从充实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上努力充实奋斗着。

    从这个实例上就能看出,在一些大四学生还在忙于其他事情的时候,主人公已经考出了两门科目,并在毕业后的一年又考出三门,很快就把注册会计师证书牢牢地攥在了手里。可能在其他毕业生还在努力实习,转正的时候,主人公已经进入了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了,并且在短短两年就跳槽去了其他大公司做了副经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里就考出或者准备考出注册会计师证书的重要性。

    本文出处:http://www.starcpa.org/ 转载请注明
    CPA最新资料免费领取:http://www.starcpa.org/getinfo/
    大家一起商讨CPA提分策略:http://www.starcpa.org/shuqiban/
    最新题库免费机考模拟:http://www.starcpa.org/jikaoxitong/log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