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辞去CEO的时候大致说过这样的话。他说,阿里玩PC互联网正得意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马云以他对高科技应用价值超人的敏感,提醒我们,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大数据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类社会媒体蓬勃兴起。大量的UGC(互联网术语,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内容,包括音频、文本信息、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涌现,加上移动互联网更准、更快地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比如活动位置、生活信息等数据。
从数据量来说,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这样说。
在美国,2013年9月末,一条新闻报道Facebook正式与美国四大电视网络合作,向其提供数据报告。Facebook的举动因此被认为是在电视领域挑战Twitter的开始。
在社交媒体与电视台的合作中,社交媒体的核心资源是用户,而电视台的核心资源则是内容。内容是否有价值完全取决于针对什么样的用户,在这一点操作上,电视台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都没有实现,但社交媒体做到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数据,更因为他们有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将内容有针对性的匹配给用户。所以,在这个社交媒体与电视台的合作框架里,社交媒体已经占据先机,而且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大。
这种趋势在电商行业里已经越来越明显。电商与厂商的合作模式也非常类似于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如电视台的合作模式:本质上,电商和社交媒体都是一种信息分发渠道;都处在产业链的下游,直接面对用户;与传统企业相比,都属于轻公司。
传统意义上,电商只是零售业的网上形态,无非是低价进货高价卖出的赚钱模式。这也是很多人质疑电商能否真正盈利的原因之一。但电商手中的数据越来越多,其和上游厂商的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可以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找出一些销量好、关注度高、利润高的商品,从而直接向上游厂商定制,甚至可以自己贴牌生产,此时,对亚马逊来说,它就不再仅仅是一家电商,而成为一家虚拟的生产商,它因握有厂商最想得到而无法得到(至少不能完全得到)的用户数据,完全有能力对生产哪种产品、生产多少有发言权,而厂商呢,最终可能沦为亚马逊的代工厂。
虽然大数据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
大数据是近年流行于媒体的一个技术热词。它来自于企业信息技术领域。起初,作为收集、分析企业数据的工具,用于企业的决策。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里对大数据做了三个方面的阐释:首先,大数据是一种全数据,而非样本。其次,大数据不再追求所谓精确性,而是混合型。第三,大数据追求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数据概念。即利用技术手段完成对所有数据的收集,在对其相关性的分析中的得出决策的依据。大数据的概念在商业领域里使用广泛,但在影视文化产品中则是一种新工具。Netflix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们通过对全美订阅用户喜好数据的收集,其中包括观影记录、观影习惯以及所喜欢的明星和剧情等。从而为它的受众们量身定做了一部叫做《纸牌屋》的美剧,一经推出,便取得极大的反响。
国产电影《小时代》的票房收入同样得益于大数据。在制作方看来,也是基于大数据作出的决策。首先,他们对郭敬明的粉丝群体进行了调查,这些粉丝数据来自于微博、贴吧、论坛等多个渠道,全面覆盖了网络上讨论郭敬明的帖子和文章,从中可以有效的分析出这类粉丝的特点和需求。紧接着,制作方继续对几位主角的粉丝们做分析。据制作方透露,他们发现该片将有40%的观众是高中生,他们都是郭敬明以及杨幂等主创的忠实粉丝;有30%是白领,他们对《小时代》深有同感,是营销重点;有20%是大学生,另外10%为普通人群。正对着70%的目标群体,制作方在影片上映前开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效果相当明显。
电影公映以后,来自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上的数据也呈现出与票房一致的走势。来自数托邦工作室的一份数据分析表明:“在“小时代”的9万多位微博原发作者中,女性占到了八成以上,接近半数还是微博达人。可以这么说,《小时代》的年轻女观众们,同时也是微博等新媒体上比较活跃的人群,她们积极地参与了《小时代》这部电影的观影、评论、分享、传播甚至争论”。所有这些数据都在预测或证实一件事:无论电影《小时代》引起怎样的非议,这部电影依然能在对骂中取得非常好的票房。
电影《小时代》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大规模启用大数据技术的电影。无论电影立项还是上映前后,来自互联网的大量数据都成为制作方下一步如何行动的参考。
未来,数据可能成为最大的交易商品。但数据量大并不能算是大数据。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非标准化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大数据的价值是通过数据共享、交叉复用后获取最大的数据价值。据统计,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数据预计会上涨到530亿美元。
未来大数据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大数据变成一大产业。
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掌握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国内网络广告投放正从传统的面向群体的营销转向个性化营销,从流量购买转向人群购买。大数据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工具。从资本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公司有价值,什么样的公司没有价值,从其拥有的数据规模、数据的活性和这家公司能运用、解释数据的能力,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大唐国际品牌咨询集团推出新商业模式“超级动码无界营销系统”,将以扫码为抓手,有效收集社交网络产生的海量用户及其实时、完整的数据,并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数据来了解用户,然后帮助商家根据这些分析后的数据信息产品锁定消费者,并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