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职场减压方法


  近年来,职场中的压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职场压力,是指员工的一种紧张、力不从心的主观感受。当员工感觉到自己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或不能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某些(突发或持续存在的)事件时,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压力。

  当有了职场压力,员工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我们需要对产生职场压力的员工进行及时的减压。减压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一些神奇方法是你有没听说过的,你 听说过职场压力大还可以用工作来减压吗?工作减压不是指要自己下班了之后要继续加班来达到减压的目的,而是指在工作的时候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要适当 的把一些工作分配给别人,你要相信别人一样也能够做好。

  1、暴力减压

  “随身带个小皮球,郁闷时偷偷捏一捏。”美国一个专为男性白领排忧解难的服务网站Askmen。com建议。随身携带一个网球、小橡皮球或是什么别的,遇到压力过大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显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里地撕废纸、捶桌子要好得多。

  据说在法国有一家“减压餐馆”,用餐客人可以任意掀翻桌子、摔断椅子。北京一家外企办事处的办公室角落里也堆着各式各样的流氓兔,专供员工们拳打脚 踢。另据一项在北京的调查,84%的男受访者观看了去年的足球世界杯比赛,而女观众居然也超过了女性中的半数。可见这类让情绪尽情释放的比赛,越来越受到 欢迎。

  2、食物减压

  一项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压力。比如含有DHA的鱼油,鲑鱼、白鲔鱼、黑鲔鱼、鲐鱼是主要来源。此外,硒元素也能有效减压, 金枪鱼、巴西栗和大蒜都富含硒。维生素B家族中的B2、B5和B6也是减压好帮手,多吃谷物就能补充。工作的间隙,可以来一杯冰咖啡,能够很好的舒缓心 情。在饮食上下点工夫,可谓举手之劳。

  当然了,如果饭局应酬太多,没办法总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饮食,或者吃得太多,肚里再也装不下了,那就在包里揣盒维生素片或是鱼油丸之类的,随时补充。不过职导网专家们指出,靠食物或者维生素减压,必须要持之以恒,每天形成习惯,1个月之后就能慢慢见到成效。

  3、写作减压

  “把烦恼写出来。”写作减压这种方式,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呢?你的压力体验,你生理、心理上的一切烦恼。早在1988年,美国就有一些心理学家做过测 试,一组人员专写压力和烦恼;另一组人员则只写日常浅显的话题。每4天一个周期,持续6周后,结果前一组人员心态更加积极、病症较少。1994年的另一项 测试则是将失业8个月的白领分成3组,一组只写对失业的想法以及失业对个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组写今后的计划以及如何找新工作;最后一组什么也不 写。结果在连续5天每天30分钟的写作试验之后,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研究者发现那些写自己如何不幸的失业者更容易找到新工作。

  这些测试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写作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减压办法,只要一支笔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在美国,不仅医院大夫鼓励病人记病床日记,就连一些书店也开始卖空白病历日志,甚至还有专门的书籍和杂志指导病人如何操作。

  4、工作减压

  许多身居高位的经理人们,往往事必躬亲、凡事都要亲自把关。可一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企业的方方面面不可能都能兼顾,于是专家指出,信任下属和同 事、适当放权才是避免“积虑成疾”的正道。当然,在此之前,企业领导人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花一些时间悉心调教属下,让他们也能领悟你的经营之道??其 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也挖掘出未来的领导者。

  那些普通白领,或者说一个人做老板、没人分担工作的人,在那么多文件堆在面前要完成的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呢?一个做媒体出版的朋友介绍他的减压法:工作 安排一定要得当,可以列一个电子报表,每天更新,哪些是要接的活、哪些是正在做的活、哪些是必须马上送到客户手里的活……一目了然。

  5、睡眠减压

  有了旺盛的精力,才能抵制住压力的侵袭,睡眠便是一个重要保证。职导网的专家给出以下别出心裁的小贴士:

  如果外界噪声让你难以入眠,那就人为制造一些“白色噪声”,比如让电视机一直小声地开着,盖过讨厌的噪声。

  睡觉前少量吃些小点心,只一点点是不会发胖的,这样夜里就不致于因为饥饿而惊醒。

  金枪鱼、火鸡精肉、香蕉、热牛奶、中草药茶等食物都可以催眠。脂肪高、辛辣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都会让你无法入睡。

  如果上床后脑子里还在想事情,那就在床头放一个录音机、记事本什么的,这样一来,想到什么就能马上记录下来,不用担心第二天醒来会忘记。

  不要羡慕那些吹嘘自己压力有多大、缺乏睡眠、时间不够用的同事。提醒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你会参加他们的葬礼,或者至少去医院探望他们。

  职导网小结语: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相信别人,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手才放心,这样只会加大你的压力,你应该要学会相信你的同伴,相信他们就算没有你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样也会减少你自己的压力,同时还能增加同事间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