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霸权对中国最大威胁是中国的美国化
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美国情结。走出美国化的阴影,成为中国自立、自强、自尊的关键考验。
联合早报近日刊登王义桅的文章称,现在的中国,颇似170年前的美国。当时,美国开启了脱欧洲化进程。美国诗人爱默生183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我们依赖的日子,我们向外国学习的漫长学徒期,就要结束。我们周遭那千百万冲向生活的人不可能总是靠外国果实的干枯残核来喂养。”爱默生说的外国指的是欧洲,表明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迈入精神立国阶段。
170年前的中国,经历鸦片战争,开启了脱中国化的西化历程,新青年运动期间鲁迅、胡适等还主张废弃汉字,因为汉字是全盘西化的最后障碍。起初,西化目标包括欧洲,甚至包括日本,但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中国全盘西化的目标。
中国的美国化
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美国情结,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甲午战争后的“全盘西化”,到改革开放首要的“对美开放”,美国对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这就是中国的美国化情结。所谓美国化,就是指美国成为现代化、全球化的代名词,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等同于美国化。美国成为中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标杆。美国化的中国人视中国为世界老二,致使当今世界中美关系陷入“老大vs老二”的关系怪圈。可以说,美国霸权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就是中国的美国化。
走出美国化的阴影,成为中国自立、自强、自尊的关键考验。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丁刚先生十年前提出“脱美国化”命题,颇具前瞻性。近十年来的中国崛起态势的确表明,“脱美国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脱美国化”不是“去美国化”,因为“去美国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毕竟,美国不仅是一个国家也是一种霸权现象。“脱美国化”是摆脱美国中心主义,作为国家的美国仍然有许多可爱、可学乃至可敬之处。中国的发展秘诀在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当然要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人类先进文明。“去美国化”,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