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客户,就是懂得舍得


 

懂得客户,就是懂得舍得

 

【及时羊语录】

1.客户是一种思维方式——“摇钱树:我们尊重树作为一个生命本身固有的规律,按其需要浇水、施肥,多一点不好,少一点不行;树自然枝繁叶茂,瓜熟蒂落,我们收获的就是捡起它掉落的果实;

2.我们是儿女时,父母是客户,如何提升父母的满意度?我们是父母时,儿女是客户,如何让儿女更好的成长?而我们在父母的幸福与儿女的成长中,找到了我是谁,也找到了我们的幸福人生。

3. 当我们懂得客户之后,我们就懂得了舍得:你越想成功,越需要为别人创造价值,越自利,你就越应该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想了解地狱和天堂的区别,上帝就带他先去看地狱,正好是用餐时间,吃的是饺子,但看到的却是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

 

    原来,盘子放在一张非常大的四方桌子正中间,每个人手里拿着两米长的不锈钢叉子,叉住饺子却送不到嘴里,能看不能吃。

 

    到了天堂那边,也是吃饺子,桌子一样,叉子又一样,但却个个红光满面,满脸笑容,快快乐乐,原来他们是在互相喂食对方!

 

    每一次单赢的行动,可能就伤害了别人,上帝会计算我们每一次的单赢和对别人的伤害,减少相应给我们的机会。

 

    其实,人生的每件事情,都可以共赢的,如果我们只看到单赢,一定是没有找到最佳办法。

 

    客户思维就是我们找出最佳办法的思维方法。客户思维最简单的逻辑是:做一件事情,先想别人需要什么,再想我获得什么。

 

    当我们内心想别人需要吃饺子时,很简单,用我的叉子喂食他,那么得到的便是别人也会用叉子喂食你。但是如果只考虑自我,我要什么,往往就会出现思维盲区,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办法。

 

    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差,地狱和天堂就在于我们的出发点。

 

    所以,很多人对客户会有不同的理解,衣食父母啊,上帝啊,其实能够真实表达客户思维的就两个词:高大尚一点的就叫做舍得,接地气一点,我们就叫做摇钱树

 

    什么叫摇钱树呢:80%的人会看到19.9%的人会看到,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树是生命,它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律,一定要按照树的规律伺候它。浇水不能多,施肥不能少,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能够理解树的规律、生长过程,那我们就可以按照它的方式满足它的需求,当我们满足需求去浇水施肥的时候,这个树就会越长越大、枝繁叶茂、瓜熟地落。然后我们别只顾着浇水施肥,没事拣点果子,得就来了。

 

    看到的都是自我在起作用,一旦自我,就没有了客户。

 

    客户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客户,父母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正因为我们忽视了这一点,才对家人渐渐忘了尊重。

 

    把父母当作客户时,如果我们只看到字,我们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遇到什么事就会找父母解决。就像大家现在争议的: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这就是在父母。

 

    把父母当作客户时,如果我们只看到字,我们就是啃老族。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所以,客户是树,年迈的父母对我们最大的需要是爱本身,所以一个电话、一件毛衣,甚至常回家看看时,来点小孩子脾气,将屋子搞得乱七八遭,给父母一次骂自己的机会,都是我们对父母爱的体现,关键是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父母希望的是什么?父母的期待是什么?

 

   这就是客户思维,这就是舍得思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照顾和维护别人,别人才会感恩并回报你一份善意。别人因你而温暖,你也会因别人而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