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企业的标准漫谈之5
一些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想法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已经可以摆脱眼前利益和世俗的困扰了。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候的着眼点,更注重于丰富自己,关心是否可以学到东西,这样的价值取向当然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这种择业态度之所以值得肯定,就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是在以一种理性和长远的角度在进行职业生涯的起步。在这样一个很多人十分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摆正既得利益和长远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清醒当然值得倡导了。
如今的年轻人,在完成了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生周期中,一般要在学校度过长达十六年的时光。而在这种主要体现为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当一个完成了大学学业,即将进入社会职场的年轻人,面对用人单位选择的时候,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出现一种本能的胆怯和心虚。因为他们将要面临的,并非是以往他们所熟悉的考场,他们在过去十几年中练就的应试能力,可能根本无助于以后将遭遇到的各种挑战。他们必须重新学习,学习专业技能,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如何与客户打交道,甚至要学会在客户的抱怨和拒绝中发现新的需求变化。在这些职场新人面对求职第一关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会脱颖而出。因为用人单位当然清楚,要求这些年轻人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现实的,而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却是必须的。这种能力是他们在学校中收获的无形财富,应试所需的许多东西虽然毫无价值了,但这种学习能力却可以护佑他们在职业之路上走的更远。
然而,新人的学习态度也必须要在适宜的学习氛围之中才能相得益彰嘛。因此,选择一家重视员工学习和成长的好企业,就成为职场新人必须重点考虑的重要选项了。这样的企业用流行的标准来套,就是学习型的组织。我就熟悉一家这样的企业:它是一家小贷公司,在短短的四年创业经历中,这家完全没有传统银行背景的金融机构,凭借一批了解企业需求,能够迅速准确鉴别用户信用资质的年轻人,打出了一片崭新的信用贷款天地。在获得可观投资回报的同时,构筑了一套全新的科学审贷模式,进而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娇人的经营业绩,其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学习化组织氛围的营造。团队中没有一人从事过银行贷款业务,而其核心的业务能力恰恰缘于其完全摒弃了传统银行的信用评价与风险评估模式,通过对用户企业的财务、管理、营销,特别是企业家职业素养的精准分析与把握,在全国的小贷行业中独树一帜。而其团队的营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尤其是企业老总实施的教练式经营管理风范,更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及对社会精英人才的强烈吸引。
如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谁也不大可能在某一家企业从一而终的。因此,在自己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将自己择业的着眼点放在学本领、积经验、练眼光上,这才是对自己漫长人生的真正负责任。对于急需可塑之才的企业而言,为吸引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必须的,这是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根本性举措。在那个著名的招聘节目“非你莫属”中,经常会听到求职者问招人的老板:“我如果进入贵公司,负责带我的是谁呀?”这显然是个有内涵的问题,对于求职者说来,老板给出的薪酬当然要关注,但更在意的却是自己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如果企业对此没有精细的安排和考虑,完全放任新人去独自闯荡,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难学到东西、并真正闯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即便薪酬开出的再有诱惑,也是要坚决放弃的。因为在这样的企业中,你很可能没有希望收获未来的。当然,用人单位既要吸纳人才,自然不会在这样一些重要的细节出现瑕疵的。比较负责的做法就是,为新人安排经验老道、又耐心负责的业务老手为师傅,并为其制定周到的培训和成长规划,为其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和个人职业愿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人自会珍惜机会,企业也当然会分享到员工成长的可观红利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