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用轻管理穿越管理的丛林


传统管理复杂的原因
21世纪的管理理论错综复杂,枝叶蔓生。管理理论的丛林看起来很壮观,但要穿越倍加困难。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商学院。这些学院中的很多学者和学生都渴望成为管理专家,这就造成了每天都有无数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的诞生。
20世纪的管理理论学派尽管派别林立,各学派各持己见,并依据自己理论框架,创造出花样繁多的管理工具,实际上从分析方法来看,每个学派均有那些代表人物习惯的学科分析方法来对管理进行研究。比如行为科学学派是用典型的心理学知识、行为分析方法来研究组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察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Drucker)、戴尔(E.Dale)等,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案例分析性的,对象直接是组织、组织中的管理问题。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分析方法。组织行为学派群体心理学分析方法等等。
传统管理认为,之所有存在如此之多的不同却又无法用一个统一的管理理论来相互解释管理流派的存在,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些流派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每个学派都侧重于管理的某个方面,对管理的真正实质却未能正确揭示。
3年多前我才认识到,复杂的管理现象和上百种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百名著名管理专家的不同学说,要总结成简单的具有共性的理论,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无数的管理流派和管理理论,根本不可能用一种范式来表达所有的管理思想。把复杂的管理理论重新分类变得更简单,我们也不可能超越孔,目前也没有人能超越30年前的孔,有更好的方法来划分管理学派,只是在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学派而已。
 
复杂管理的弊端
事实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何工作”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工作”之间存在鸿沟。[1]


目前,管理学界充斥个各种各样新潮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但是方法和工具越多,我们在实践中不知如何选择。如果午餐就一个盒饭,你会吃的很快,没有挑选余地。如果给你100个,你会吃得很纠结,不知吃那个更好。
在管理学理论上,各种各样新潮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虽然多,却很少有教我们如何挑选管理工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比各种各样新潮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更重要的管理元问题,管理专家关注的少,是因为管理现象太复杂了,很难用一种管理逻辑把所有的管理方法串到一起。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学的企业经营者来讲,要搞清复杂的管理发展史、管理学派和拗口的管理学名词并将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有效应用,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对于工作匆忙、没有太多管理学功底的企业经营者来讲,要想搞清楚几十个管理学派的具体内容和区别,并且在企业实际管理中有效应用不同学派的技术和方法,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在管理实践中,企业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机性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穿越管理丛林的方法
“现在不是信息经济时代,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当你对人们的感情、兴趣和需要给予关注时,你就会使人们把你作为领导者来关注。”[ii]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要穿越管理的丛林,我们必须另辟蹊径。轻管理要让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最需要关注的地方上来。
轻管理认为:既然我们无法通过更高明的划分学派或者总结学派内容管理学变得更简单,我们就总结一下管理理论存在哪些共性,抓住管理的本质中对于经营者有价值的部分,回到管理的逻辑起点来研究管理理论,就能理解复杂的管理理论背后的逻辑,轻松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建立自己的管理哲学,把管理由重变轻。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管理非常优秀、通过管理建立了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其原因不是他们采用的各种管理方法多么先进,而是采用了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这种“最适合”的管理方法,做到了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成熟度、企业领导层管理风格基本吻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总结出一套为复杂的管理“做减法”的“适度管理”的轻管理系统,用来穿越管理丛林。从逻辑推理和理论上来讲,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穿越管理丛林的方法。
轻管理穿越管理丛林的方法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的,详见前言中的“轻管理决策模型”。
一是管理理念上,根据传统管理问题的6大重管理认识误区,分析原因,寻找出了让管理理论简单的6大轻管理理念,让管理理论理解很简单。通过轻管理的“管理的有限性”原则走出了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是在管理决策上,通过定位“管理”、分层“管理”、应用“管理”三个步骤,把管理起点、企业经营目的、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管理的山坡模型、管理的现实出发点、管理方式、轻管理方法、管理系统进行了明确的层次划分和准确的管理定位,让管理方法选择很简单。通过轻管理的 “管理的层次性”原则,走出了管理决策的复杂理论和复杂企业环境的“信息过度”丛林。
三是在管理系统上,通过企业3个不同发展阶段具有3种不同的管理重点的现实,对高效管理、规范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阶段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正梯形的管理系统模型、不规则的管理系统模型、倒梯形的管理系统模型,让管理方法应用很简单,通过轻管理的“管理的阶段性”原则,走出了管理系统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丛林。(本文节选自丁雪峰著2014年热门管理畅销书 《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
 
 
 
附:畅销书《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简介
2014年热门管理畅销书,成为高层管理者的必读书--《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2个月内进行第四次印刷,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丁雪峰著。
《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是建立在丁雪峰博士十多年孜孜不倦的管理学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30多名管理专家、200多名知名企业家和人力资源高管的调研探讨,经过对400多本书、9000多篇文章的文献研究和11遍反复修改,历时3年半潜心完成的重要管理学创新著作。“轻管理”,即适度管理,是一种为复杂的管理做减法的概念,英文译为:appropriate management。指在管理中不盲目应用复杂的管理方法,而是从管理的原点和管理的有限性、管理的层次性、管理的阶段性的本质特征出发,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层次和管理现实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管理的山坡模型和轻管理决策模型,举重若轻地、动态地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峰教授;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东升博士等40多位名家进行了郑重推荐
 
附:畅销书《轻管理》作者丁雪峰简介
丁雪峰,中国第一位人才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国际人才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1995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涉外会计专业,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人高考法学学士学位和行政管理本科学历; 2006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法学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现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人才学博士研究生。2007、2008年两次通过香港输入大陆优秀人才计划,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2013年参加国际暑期交换生项目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学习。2014年赴瑞典布鲁斯大学学习国际管理课程。为畅销书《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轻管理实操-企业管理很简单》作者;《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雇主品牌评价与管理》、《2009中国雇主品牌调查报告》、《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雇主品牌与企业公民》等书主要作者,拥有十分钟软件、云管理软件等3项软件著作权;一项《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著作权。共发表各类文章100多篇,其中学术论文10余篇。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创业之星”前20名入围青年。2013年10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欧美同学会联合成立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为创业导师。经常应邀到各地政府、大型企业和大型论坛演讲领导艺术、科学管理、人才战略等相关课程。
 


[1] 丹尼·考克斯,约翰·胡佛.审时度势的领导技巧[M].林宜萱,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1.
[ii]菲尔·德拉多. 60秒领导[M] .全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