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走群众路线求“活”促民生
实践证明走群众路线就是听民声、体民情、解民怨,营造和谐民生氛围离不开“活”。因此,平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笔山工商所在执法办案规范性动作中常以“活”化解执法监管中的尴尬局面。
用“活”避免尴尬局面。
近年来,笔山工商所坚持以理服人,用法制化说话。该所每年都要邀请辖区部分经营业主、消费者代表、志愿者、学校师生等进行1-3次协会座谈、身入业主店面经营活动中散发法制宣传资料单、召开普法授课活动,让辖区经营者更多更好的知晓近年来的法律法规,使其更理性的从事经营活动;让辖区消费者更有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常规简便方法,更能更多更好的理性消费,确保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故,该所在案件调查取证时,避免了“这我不知晓,那我不是有意”的尴尬局面。
案件处理人性化“活”。
在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笔山工商所在调查处理一般案件时采取了灵活多变方式进行人性化法制约束。该所执法人员根据当事人违法事实、主观意识、配合状态、负面影响程度、个人经济困难程度等多方面综合实际,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人性化“活”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地方人文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案件回访和谐化“活”。
案件回访对案件当事人、整个社会一团活气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更能体现:一是体现执法单位是否以人为贵,是否真正地把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落实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是案件回访能缓解当事人不平衡的心态,执法人员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打比方、拉家常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有助于案件事发后的和谐氛围增长。
一句话,“归根到底”就是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是关键。我们就是要善于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喜怒哀乐,急民所急、需民所需,为民谋事,为民办实事,只有这样民簇才能兴旺,社会才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