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获得者为何说房产泡沫会阻碍创新


  博鳌论坛一帮经济学家在谈中国创新为何受阻,张维迎称中国创新赶上美国一辈子都看不到了。去年诺奖获得者席勒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还是一批经济学家天天预测中国房价何时崩盘,但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具有中国特色性质,从来让这些经济学家们一次次失望。这次博鳌论坛诺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只好这样表达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看法: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的基本态势,产能过剩、房价畸高等问题不断显性化。“一段时间以来,在房地产项目等方面,中国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为什么美国人总是乐于谈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因为房地产泡沫给他们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2008年金融大危机几乎将美国经济拖死了,要不是美国拥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利用美元印钞机向全球金融系统转移风险,美国经济早已经坍塌,难以再雄起了。美国人不停地抨击华尔街一小撮坏了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大计,很多人认为美联储是帮凶,为了刺激经济不惜大规模地玩弄印钞术,配合投机者们祸害全世界。

  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金融危机就不断地爆发,全球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金融危机,而且间隔越来越短,影响越来越大,钞票越印越多,精英们前赴后继地玩弄金融创新的把戏,直到系统崩溃再重新洗牌玩过。而大家最喜欢玩得牌就是将老百姓必需的房子价格抛来抛去,房子不像食品价格,太过分了容易引起饥民造反,但房子又是必需品,如果你没有房子固然不会饿死,但没有安全感,会感觉非常不舒服。投机者们正是发现了这种可以利用的机会,才乐于整日玩炒房这副牌。

  中国人的炒房术不亚于老美,而且更胜于美国佬。但中国人炒房术无论怎么复杂,还是属于初级阶段,玩来玩去就是一招:拼命制造各种各样的概念,让人心里不安,大规模地买房他们好出货。这一招屡试不爽,如果再配以各种各样的信贷大宽松,那简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因此,口无遮拦地预测中国房价将要崩盘,要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很多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楼市表态越来越慎重了。这次费尔普斯不好谈别人,只好说自己仍是一个租客,他认为买房不如租房,理由在于买房阻遏创新。他声称自己从未考虑过购置房产,因为买房不利于激励创新。他认为,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鼓吹人人都要买房的危险之处在于限制了创新的可能。“有了房子之后,你就不能因为喜欢在另外一个地方的一个工作机遇,而想走就走了。”费尔普斯认为,固定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对创新并不好。记得犹太人也告诫子孙不要将财富投在房产上,原因也是如此。

  问题在于,中国投机客根本不是为了自己住而买,他们是为了卖而买,他们当然不害怕阻碍激励自己创新了,相反,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搞房地产投机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似乎又不是真正的创新。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荣誉主席梅拉梅德让中国人想一下中国为什么在近代总是创新不了,20世纪70%以上的创新、发明都是由于美国人或者美国的科学技术创造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他能找到的答案是在美国有很多很多敢冒风险的人,而中国人不敢冒险。

  问题在于,中国人为什么不敢冒险,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房价太高了,冒险了还不起房贷,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在房地产市场的冒险似乎根本不是冒险精神,因为中国房价在必涨的信念下支配了好多年,一个预期是固定的,难以谈到创新问题,搞来搞去还是那几招,股市可以制造概念拉高出货,楼市如法炮制。要点的核心是激起散户们、刚需们内心的不安,只要激起了散户们内心对于必涨信念的不安,几乎就成功了90%,剩下的做法就可以慢慢出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