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人,我也有话想说—一位留学大马的中国男生的心声


身为中国人,我也有话想说—一位留学大马的中国男生的心声

我是在拉曼大学读书的中国学生。3月8号开始每天必看“星洲网首页>新闻>即时国内>马航飞往北京客机失联(即时更新)”这个网页。除了在新浪微博上转发相关新闻外,几乎不做评论,因为我知道,没到说话的时候,或者说,现在还轮不到我说话。

直到拜读《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也有话想说——一位留学中国的大马女生的心声》后,我觉得到了有所呼应的时候了。同为留学生,你去中国留学说话了,我来大马留学也要表态,而且题目差不多。

最近以来,一方面,中国网民吐槽大马,另一方面,大马网民衝冠一怒、反戈一击,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众声喧哗之余,我能再说点甚麽呢?也就八个字:体谅、淡定、做回自己。

体谅的意思是设身处地为人著想,给以谅解。扪心自问,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很好了吗?154条性命下落不明,中国网民唯马来西亚是问,这会有错吗?打个浅显的比方,一场车祸夺走了我们的亲人,我们在哀悼月裡,是不是对车祸肇事者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这样的心情,我们应该以最大的耐心去体谅。我的亲人坐的不是美国的航班,也不是新加坡的航班,而是马航,然后一坐不复返,生死两茫茫,谁受得了?谁能一笑而过?就这事发点牢骚,爆点粗口,甚至去大使馆讨说法,还有那些正愁没钱做广告的艺人趁机煽点情,等等,我觉得,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统统都可以谅解。没有体谅就只会增加仇视。体谅自己,也体谅一下别人吧!

淡定的意思是心情、态度等淡然而平静。在体谅的基础上,我们要淡定,没有必要针锋相对。毕竟,代表13亿中国人的中国政府,并没有在国策上转变对我们马来西亚的友好。中国的宣传主管最高机构“中宣部”在马航失联后,就火速明令所有媒介,不得随便报导此事,不要擅自分析评论,有关消息发佈严格依据中国民航方面的权威信息和新华社通稿,各地媒体不可挑动任何不满情绪。看得出政府对舆情控制还是很及时的。后来有些小报记者、网络媒体或者自媒体,置若罔闻发出“刺马”言论,并不代表中国政府和大多数中国人的看法。如果我们大马国人(包括在中国留学的大马女生),就中国的“网络水军”和滔滔网帖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言论上睚眦必报,那麽不是以偏概全,就是不够淡定了。

做回自己,这四个字大家心知肚明。马航失联,举世难眠。我们除了希望政府和国际组织儘快查明真相外,又能做点甚麽确实有助于真相大白的事?绝大多数的我们并非空难问题专业人士,我们发表的言论如果不能够促使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那又有甚麽价值与意义?打嘴仗,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作为留学生,我们的任务是读书。作为跨国公民,我们应该做桥梁纽带,为马中两国建交40周年添砖加瓦。还能说些甚麽呢?委屈总是难免的,雨过天会青。让我们打起精神,做回自己,该干嘛的干嘛去,明天还是要继续。(星洲日报2014年3月31日第32版/言路‧作者:张一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2135?tid=38

马来西亚1946年创刊的报纸《中国报》2014年4月1日第5版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