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波和他的搜救犬


   鲁波和他的搜救犬

         自从用了微博微信后,很少用这个系统发东西了。今天尝试下,还没有忘,不过确实太麻烦,发个图片和文字,非常麻烦。微信能迅速占领市场,与它的便捷好用的技术优势是分不开的。

        

     图为鲁波在指挥他的搜救犬“路虎”飞跃断桥。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6日电(张波、石新荣)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搜救犬队队长鲁波是苗族人,黝黑的脸庞、结实的身板。他调教的搜救犬“路虎”高大威猛,时而坐立,时而跃起,紧紧地跟随他的每一个指令。38岁的鲁波自豪地说:“这是一只功勋犬,救过六七个人的生命,并且在全国搜救犬比武障碍赛中荣获亚军。”

    军人

    鲁波,1976年出生于军人家庭,1995年参军入伍,参加过上千次抢险救灾,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谈起自己最骄傲的事,他说是参与组建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搜救犬队。

    2006年,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贵阳支队根据抢险救灾需要,计划组建一支搜救犬队。组建消防搜救犬队伍,领头人的选定至关重要,经过贵阳市消防支队反复研究,最终任命鲁波为负责人。

    谈起搜救犬,鲁波说,我们是为了救人,需要与搜救犬培养出良好感情,且将其训练出一身技能,才能在抢险救灾中真正发挥作用。

      训犬

    2006年至今,鲁波经手训练过不少搜救犬,其中跟随他的搜救犬有4头。“第一头搜救犬‘黑豹’是德国牧羊犬,参加过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工作。”他说,“眼下,跟随我的搜救犬‘路虎’是比利时马犬,是贵州都匀一位民间养狗人士赠送的,从两个月起开始驯养,跟随我已经两年了。”

    平日,鲁波对待搜救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致耐心,爱护有加。“搜救犬是工作犬,最初接触训练搜救犬,训练员可能感觉比较新奇。其实,这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需要付出超常的耐心与爱心,只有和搜救犬培养出良好感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搜救犬的潜力。”

    “目前,贵州的搜救犬由拉布拉多、比利时马犬、昆明犬和英国史宾格犬等组成,我这里有15头,各地州市有13头,还有5头未配过来。”鲁波说,“当下地区上缺口还很大,各地在加紧发展搜救犬的工作。”

    鲁波的第一头搜救犬“黑豹”服役6年,退役后被人领养。“每头搜救犬都是有服役年限的,每送走一头跟随自己的搜救犬,都非常不舍……”

    “路虎,钻!”鲁波喊了一声,只见一头比利时马犬钻过一个障碍物,又跳过一个高约2米的木板墙,接着又一个纵身跃过木圈,整个过程十几秒时间。鲁波说,“路虎”完成整套训练的最好成绩是36秒8。

    “搜!”随着一声令下,“路虎”整个身子趴得很低,在8个箱子间嗅来嗅去,发觉一只箱子里有人的气味,“汪汪”叫了两声,鲁波拍了拍箱子,藏在箱子里的助训员从箱子里钻出来,举手示意。

    “这项训练叫‘搜箱训练’,通过日常训练,搜救犬可以在事故现场找到需要救助的人。”鲁波说,“我们对搜救犬的训练,主要是通过练习气味、分化气味、实景能力等科目,让搜救犬在抢险救灾中找到需要救助的人。”

               

       图为鲁波在训练搜救犬坐立。  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   摄

       家人

      鲁波的工作很忙,战功也很多。“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他说。

      2007年4月,鲁波的妻子陈小露被诊断为“白血病”。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妻子正在医院做化疗,当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面对“抢险救灾”还是“救助亲人”,鲁波一时陷入矛盾。妻子说:“应当迅速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因为你一个人能救助很多人,绝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放弃那些最需要救助的人。”

    就这样,鲁波一头扎进四川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中。期间,他带着“黑豹”与战友的其他4头搜救犬一起,在救援行动的9天里,正确定位105人,成功解救7人的生命。

    “好在妻子的病情现在比较稳定,女儿很乖巧……有时间,她们会到搜救犬基地来玩玩,看看这些可爱的狗狗。“鲁波说。

 

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