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商务印书馆)读书笔记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中国经济思想史按照派别主要可以分为儒家、墨家、法家和农家。其中,儒家学说强调适中,可界定为中庸派;墨家批评人类经济活动,以利益为标准,可界定为实利派;法家经济思想建立在国家主义之上,首重富国强兵,可界定为功利派;农家学说带有社会主义性质,注重实行,可界定为力行派

2.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不发达主要原因涵盖思想和事实两个层次。其中,思想层次主要包括人生观谬误、过于注重农业、蔑视工商业、过于注重伦理观念、佛教清心寡欲思想输入、对经济定义的混淆等。事实层次主要包括经济事物简单且变迁迟缓、偏于东亚与世界隔绝、政治纷乱、公私经济不分、国民特性喜守秘密、墨守成规和投机取巧、社会组织发展不良、学者读书方法不合、著书方法不合以及佳书散佚等。

3. 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必须具备个人修养、审慎眼光和公正批评等,还必须具备经济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说全部、中国经济史、国学常识、政治学与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历代法制情形之大要、社会学及逻辑学等学识

4. 史料搜集的途径主要包括学者和政治家的名著、政治家手创之经济制度及施行之经济政策、法典及其他更定制度、以及一切新闻纸、杂志和宣传品等。整理史料的方法包括:先以个人为单位;以学派视角考察学者中相同的思想;考察具备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比较各人和各时代的学派学说之差别。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主要途径包括分析、解释、比较和批评等。

 

上古经济思想

5. 凡批评或赞许一切经济制度之言论,皆可称为经济思想。中国经济思想起源于唐虞时代,尧舜禹时代设农师,创田赋和设十一税制,开启经济思想之先河。《诗经》、《尚书》、《周易》等经典著作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唐虞时代的经济思想。《诗经》为一文学著作,本无经济思想,但其描述的经济事实为研究上古中国经济思想提供了参考。《尚书》强调民重农业、执政以俭唯美的,涵盖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等九畴重要经济思想;《尚书》偏重于政治思想。《周易》以卦象为主,倡导节欲主张、崇俭戒贪、分工理论和理财要义等,是研究上古经济思想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6. 《周礼》是我国上古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各种经济制度的源流。要点包括: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和三百六十职;任民为三农、园圃、虞衡、藪牧、百工、商贾、嫔妇、臣妾、闲民等九职;以太宰执掌财政,以司会执掌会计、以司书执掌统计、以玉府、内府、外府执掌出纳,最早实现收支两条线,且以九赋、九贡为财政收入来源,以九式为财政支出主要项目;重农为首、且兼重商业和工业,开农工商并重支撑经济发展的先河;以里布(货币)和书契(相当于汇票)为主要流通手段;建井田之制;以散财(救济)、薄征、缓刑、驰力、舍禁、省礼、杀哀、蕃乐、多昏、索鬼神和除盗贼作为执政十二要义

 

儒家经济思想

7. 研究孔子的经济思想,必须注意:孔子为一学者而非经济学家;孔子为一实行家而非空论家;孔子思想散见于《论语》、《易经》、《诗经》、《春秋》;孔子并非中国经济思想之创始者和集大成者。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不主张绝欲,也非静寂主义;富贵可求但应以治世为限;利分大小,提倡大利反对小利;平民当注意经济、士人当注重仁义。孔子强调政府与国民之间经济关系应明辨富君富臣富国富民,主张民食、放任主义、支出节省。租税论是孔子经济思想亮点之处,主张:敛税于土地;以人民付税之能力为敛税标准;租税负担宜轻;税收担负宜平均。

8. 孟子经济思想承继于孔子,但其唯物观、井田论、分工论和商人论较孔子更为详细。孟子倡导大利反对小利,主张个人用度及政府支出均需节俭,主张个人欲望的满足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强调富民之策。孟子富民之策主要包括重农、恒产、井田、薄敛、救荒和劳民有度等。孟子对商周井田制进行了界定,夏井田特色在于,以若干年收成平均敛以税收;商井田特色在于,以井之核心为公田,其余为私田,民耕私田时助耕公田;井田特色在于,即收成之十税一。孟子重视智力劳动强调君民之分工,君劳心民劳力。与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观念神似。

9. 荀子思想承继于孔孟,但已近于法家之说。他指出,人与禽兽草木的区别在于合群;合群与货物稀缺,必然产生欲望与争夺;解决争夺的办法在于使富贵贫贱长幼各安其分。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论,指出性恶导致欲望扩张,进而导致争端。荀子主要以礼和阶级划分来解决争端,指出政府应划分人民之阶级,使人民自择专精之业务,并安分职业。荀子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国民为主体、以增加人民幸福为前提的代政府出谋划策。荀子积极提倡国中农业,保护草木六畜,划分四时,导民工作。荀子重视商业,且洞悉自由贸易之利益;同时提出分类开发国家利源,强调国民自办实业时政府督责但不与民争利,政府也应扶助国民不能办或缺乏成效之实业。荀子之思想颇有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之风。

 

道家经济思想

10. 老子是道家的发端人物,研究老子必须着重对《道德经》的研究。老子经济思想主要包括禁绝人类欲望个人生活崇俭斥奢以官吏过多为世乱之源以工艺发展为民浮华之源。老子经济思想建立在静寂态度、自然主义、唯心观念、绝对眼光等哲学基础上。作者认为,老庄无为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罪人

11. 列子的主要著作为《列子》,其经济思想主要包括重自然而贱人为、信宿命而轻生死、安贫贱而恶嗜欲

12. 杨朱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为我主义,强调不损己一毫以利天下,也不必在世求利;乐生主义,强调人生苦短,应纵情恣欲。杨朱与老子均强调无为,但老子主张节欲杨朱则主张纵欲

13. 庄子思想承继于老子,其著作主要为《庄子》之《内篇》。庄子强调无欲与无为,生死如一,认为个人秉于自然而生,当顺受一切,以求合于自然。庄子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主张绝欲;诅咒物质文明反对节省人力的机械设备强调极端的无政府主义。庄子还有其理想国(至德之世),特征主要在于经济社会生活简单,物质文明消灭至最低限度,人民愚朴,欲望减少。

 

墨家经济思想

14.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倡导兼爱、节俭、非声乐、非攻等。代表作有墨子书《兼爱》篇、《节用》篇、《非乐》篇。墨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消费论、生产论、交易论等三个方面,以兼爱及交利等为理论基础。墨子消费论包括:主张满足维持生活和无害他人之欲望,反对伤害他人财力之欲望;主张节用,凡物足以敷用即可;主张节葬;反对伤民财、夺人民时间和损害人民生产事业之音乐。墨子生产论包括:强调劳工;强调基于个人能力和地理位置的分工强调通过早婚、非战争、薄敛和薄葬增加人口;强调非攻和重农。墨子交易论包括:倡导政府举办交通事业,重视交通机关设备;强调以货币促成交易发展。墨子经济思想以实利和实用为特色,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5. 墨家代表人物还包括禽滑离、耕柱子、高石子、宋钘子、尹文子。宋钘子倡导非战和寡欲。墨子的非攻主要强调战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宋钘子则从心理和道德方面反对战争,宋钘子还身体力行游说各国停止战争。尹文子强调严格的阶级划分和固化,同时,还阐释了国家强弱与人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余代表人物基本无著述流传后世。

 

法家经济思想

16. 管仲是先秦的经济学家,研究管仲必须参考《史记》之《管晏传》、《国语》、《左传》、《论语》等。管仲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为重农、重商和工业国有等。其重农思想主要包括去末(禁止作奸犯科、禁止游荡不检、禁止小人贪财货和牟利、禁止制造无用器物);务本(聚集人口、开垦土地、保护森林树木、开沟渎、修墙屋、养六畜);设立官员(设虞师、司空、由田、乡师、工师等农业官吏)。其重商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商业可以流通货物,以接济民生、控制他国;强调政府鼓励生产他国稀缺和潜在稀缺产品以赚取金钱;强调政府通过进口国内必需品囤积财货、以国际贸易更改他国生产结构以奢侈品消费误导邻国生产等。其工业国有包括盐铁和森林国有等,其中,盐业官营,增价专卖;矿产(包括铁等)和森林封禁,付税开采。管仲经济思想还涉及货币数量论,强调通过政府控制国有资源,以平准物价。

17. 李锂的经济政策主要在于政府推行适宜之经济政策,以平抑物价。其平准的思想主要包括,将各年划分为上熟年、中熟年、下熟年、大饥年、中饥年和小饥年;熟年政府收买米谷入库,饥年政府卖出米谷以平抑物价。

18. 研究商鞅的主要参考材料为《商君书》。商子主要经济思想建立在相对眼光、国家观念、功利主义、干涉政策基础上,其中相对主义强调经济原理与法律受到时间、地点与环境三者支配,必须因时因势而定;国家观念强调对内重农和对外作战实现国家富强;干涉政策强调完全束缚个人自由,严刑峻法;功利主义强调以法律为工具,以土地和人民为内容。商子重农政策主要体现为增加农民数目、保护农人利益、使农有余时、轻税、禁止农夫出售米谷、重惩侵害农民之人、使农夫安分耕种、封禁山泽、传播农业智识、改善农品输送方法、禁盗粮、使庸民无食、使农民勿迁徙。商鞅经济思想还主要体现在废井田制和开阡陌上,利于平均赋税担负、利用土地生产能力、发展商业、增加财政收入。

19. 韩非师承于荀子,其主要经济思想建立在利己观、法治论、进化义、实用说等原则基础上,强调人皆有自私自利之心,必以法御人;强调一时一代均有自己的法律和经济制度,不容混淆;强调极端实用主义,反对空论与诡辩。韩非经济思想主要强调社会争夺主要源自财货不足以满足人类欲望,主张执政者以实用精神筹治安之策。韩非还反对足民,认为满足的标准不确定且动态变化,再者足民也易使民不刻苦勤俭和努力工作。强调政府不必过问民生疾苦,而应注重刑罚,以收督率之责。

20. 邓忻、申不害、尸子、慎到等也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其中,慎到的经济思想颇有特色。慎到指出政府经济政策应以足民为先,强调土地和人口均是立国重要要素;土多人少时应设法开发利源集聚人口,人多土少时则应节用和保护天然产出物;政府应当提倡农业。慎到还对个人经济有所研究。

 

农家经济思想

21. 农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许行陈相。农家主要经济思想体现为注重农业、君民同耕、建立互助的社会生活。其互助的社会生活主要建立在主要物品同量同价交换基础上。

 

兵家经济思想

 22.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周太公、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尉缭等。其中周太公强调昌言大利、勿俭去奢、薄赋敛、农工商三业并重。尉缭强调俭朴务俭则无浪费、勤劳合作则无所争夺、节赋敛,以此富国。

 

杂家经济思想

23. 杂家主要以吕不韦为代表,研究吕不韦必须研究《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经济思想多来自于其他学派经济思想的整合,其中无为学说来自道家;欲望学说来自于道家和儒家;音乐学说来自于儒家;节葬学说来自于墨家;重农学说来自于法家。吕不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阐释了欲望的起源、定义、祸害以及节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