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历史界地文化


 

吴建华:驻足历史界地文化


    每一段历史的结束,都很像一棵大树的倒下,总会给那些曾在大树下玩耍的孩子留下一片空白的怅惘,有人在怅惘中感悟了,这个人就成了后来的哲人和悟道者。
陈良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哲人和悟道者。他是湖广移民的后裔,他在明清移民填川陕的历史大树下,魂牵梦绕了数十年,终于在1998年经三秦出版社推出他用生命著成的《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50万字的文化史籍大书,被著名历史学家孙达人先生称为“业余史学家”,肯定他“选择了值得赞誉的课题和令人神往的钻研精神”,肯定他给中国史学界谱牒文化研究推开了一面新窗。此后,陈良学先生在繁忙的编审之余,又连续结集了《秦巴走笔》、《汉江放歌》、《采撷时空的亮点》三部共百万字的新闻作品集和理论书籍;尔后,陕西旅游出版社又为他隆重推出了一部百篇散文的合集《楚界秦河》,这部36万言的鼎力之作,受到了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愚先生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说他开了旅游文化在历史界地上的驻足之河。
    作为学者和作家,他把写作化成了生命的自觉。他生于陕南,自幼酷爱文学和历史,及长期沥胆劳心,到了天命之年依然认为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子,但他毕竟是当过县级领导的角色,多少年来,分明摆着牙床不睡,却在书房卧薪尝胆;分明有小轿车不坐,却去深山古堡跋涉探幽;分明有节假日不回家团圆,却徒步雪山与乡校教师共庆佳节;案头上除了书还是书,连工作调动时为避瓜田李下之嫌,竟把几箱珍爱的奇石弃之不带。他淡泊官场名利,最终使芸芸众生中少了一个官迷,多了一位精神富翁,这对时下拥挤的官场是一件幸事,对竞争激烈的学界和文坛又是一件喜事。
(作者系《太极城》杂志主编,作家,潘世东转载于安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