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更具危险性的八点理由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唱衰楼市的声音越叫越响,有些事情叫人不可思议。比如,潘石屹就说过,一旦不动产登记制度开始实施,房价马上跌。王石最近的表态是用“非常不妙”来表达其对今年楼市的观点,并称“我不改变我的观点”。王石所谓的“不改变”,是基于其在去年9月时的表态。去年9月4日,融创集团以21亿元夺得北京农展馆地块,楼面地价高达7.3万元/平方米,成为历史单价“地王”。此前,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抛售了内地410亿港元的资产。对此,王石在微博 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而最具戏剧性的是,一直唱涨楼市永远繁荣,方剂永远上涨的任志强也改口看跌楼市,警告人们投入全部家当入市需更小心。这与之前有人提出的,砸锅卖铁也要买房的言论大相径庭。他说,“很多开发商以为今年可能跟去年一样,很乐观,我个人对他们提出警告,我说你们太乐观了,很危险”。

  潘石屹、任志强和王石都是房地产行业的利益中人,他们看跌楼市似乎是有点不合乎情理。是他们良心发现,还是楼市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或者是另有什么神秘打算?虽然目前普遍有种看跌楼市的倾向,但是,说道一线城市的房价,特别是北京的房价,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北京只涨不跌,这似乎与以前看涨中国楼市的人们的观点有点像,只不过是现在范围缩小的一线城市,或者是缩小到北京了。

  他们说,一线城市房价坚挺的重要理由就是,这些城市的资源无可替代。像北京,各种资源都是全国集中过来的,别的地方无可选择。像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就业等等。但是,北京大城市也有一些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负面资源,比如,雾霾、拥堵、成本、时间、生活等等。北京最大的优势其实只有工作环境,因此对于年轻人到北京找工作,有天然的有利条件。但是,其他的,即使北京有较多的教育资源,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如果没有北京户口,对孩子的教育还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因此说,全国人民都是北京,或者是一线城市的潜在购房客户,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最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一月份在全国房价统计中,广州房价就跌至全国第八位,排行榜前10名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厦门、三亚、温州、杭州、广州、南京、天津。因此说,所谓的一线城市也是一个变动的概念。房价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不是一个稳定的东西,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位置。这从以前的房价变动中,已经证明过了,比如2008年房价暴跌那一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也是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现在,他们就只涨不跌了,难道他们打了免疫针了?不可能吗。

  说北京楼市更具危险性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中国的楼市是一个政策市,北京也不例外。如果站在政治的角度看,北京在政策影响方面应该会更加敏感。

  二是,中国的楼市还是一个投资的市场,投资需求只对房价上涨敏感,现在房价上涨慢了点,投资需求就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何况国家政策已经开始对楼市投资进行围剿。北京楼市是最大的投资市场,龚爱爱的几十套房就是例证。所以很多投资人都担心,北京房价下跌,一旦出现下跌,大量的投资需求肯定会立即撤出。

  三是,保障房的建设,北京去年提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概念,是影响楼市和房价最大的因素。去年是2万套,今年是5万套,相当于往年普通商品房的一半的数量,而再加上其他两限房、经适房、廉租房、成本房等等,保障性建房的数量将占到整体供应量的7成左右。对自住需求的人来说,排队、等待自住房必定是不可替代的唯一选择。从北京头两个自住房的报名来看,就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人。而重要的是这个申请没有门槛,只要是符合条件,不论是否具有北京户籍都能申请。

  四是,房产税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影响,北京存在的一人多套房的情况比较普遍。一旦这两项制度推开,肯定会对房屋持有者造成巨大的影响,持有更多房屋?还是变现走其他投资,这种选择,肯定会影响到市场的供应量。

  五是,深入反腐败,坚持打老虎拍苍蝇,一定能打出更多的被腐败非法分子占有的房屋出来。从目前揭露的腐败案件看,还很少有不涉及房产的官员。北京的房屋大量被外地的官员买走,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另一方面,在开张群众性路线教育中,只是军队系统就清退多占的住房2万7千套,目前还没有报道其他系统请退住房的消息,如果全国权力机关都能深入进行干部多占住房清理工作,其可以清退的数量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六是,北京土地供应继续增加,2013年土地市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140宗,1575公顷(相当于2012年同期的2.5倍),完成全年850公顷计划指标的115%,较上一年度增加207%。2014年将继续加大全市住宅用地供应,商品房用地中将有50%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在出现前几年的供不应求的紧张情况。

  七是,北京等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房价收入比已经严重到极限状态,人们买房出租实际上是无利可图,有些人还说,放开投资是为了保证出租房源,其实这是个骗人的鬼话。投资房产都是本着涨价来的。房价高到工作一百年才能付得起房款,首付要拼命凑,很多人现在买房还要付出一半以上的收入当月供。住房给人们带来的压迫已经快撑不住了。

  八是,银行采取了断供措施,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往年的年底紧年初松的房贷政策迟迟没有出现,反倒是有些银行出台限制向房地产领域房贷的消息不断涌过来。而提高首付比例、取消贷款优惠的规定已经在各家银行普遍实行起来。北京的项目是超大盘项目比较多,很多项目都是多家开发商的联合体。因此,面对的压力和矛盾更大,特别是去年有些开发商还在拼命抬高地价,正当地王的项目,危险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去年北京市政府调控楼市的动作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效果没有立竿见影,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效果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不能忘记在去年的两会上,北京市的市长书记都曾语重心长地劝购房者,不要听开发商忽悠,不要上当,可以等等,政府一定能扼住房价上涨的势头。现在,一年过去,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最主要的,我们知道,中国的楼市出了大涨就是大跌,买涨不买跌,这个就是铁律。现在还没有看到房价可能会温情上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