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真的至清则无鱼吗


  这句话是古话,常常用来比如一个人如果太按规矩办事,就行不通。比如在官场,不要做个纯粹的清官,那样,你混不开,也让别人不好过。其实这是封建官本位制度下的文化糟粕。从来没人质疑,我却不以为然。水,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之源,而鱼除了要喝水,还需要生存的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才能生存。所谓水之清意思是只有H20,没有任何杂质,然而这最多只是一个时点的状态吧,任何纯水存在于自然界,大概一秒钟或者多少分之一秒之后,就会有矿物质、微生物急急的会赶来,融入和分享这纯水,因为水滋养万物嘛,这之后鱼儿也就不会生存不下去了。

我认为清官即使是纯水,那也是滋养万物的水,只有这水不够多,不够深,不流动,或者有毒,才会无鱼。
      其实至清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封建社会的人们都喜欢好吃懒做,光吃不做,以此为荣,须不知,不做哪里来吃的,你不做,还有的吃,必定是把这份负担转移给别人了,这结果除了加重了别人的负担外,还渐渐侵蚀了自己的身心,所以说封建制度是腐朽的制度嘛。至清的人会用自己的恪尽职守去努力对得起自己所得之俸禄,做一个不亏欠别人,不亏欠社会的人。这样的人,在封建社会当然会不容。因而那些腐朽分子就发明“水至清则无鱼” 这句话,该告诫当官的人,别太清了,不然你还害得我没法腐败,这个封建制度都会垮掉去。
     现在是民主社会,千万别再说“水至清则无鱼”了,而要说,要吃饭,就要做事,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遵守社会规则办事,别搞潜规则。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也是有益于身心、你的家庭和后代的。
     当然,对于制度和规则,我知道,这东西也是人定的,当制度和规则不合理,比如只符少数人的利益,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不管是谁定的,至清之人也是要质疑甚至颠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