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靠不住地东西


西方的政治结构一直处于波动和调整状态,他们有过封建的精英政治,也有过希腊的平民政治,罗马的贵族政治,最后发展成近代的“平民政治——现代民主制”。中国的政治结构历史上一直没有任何变化,贯穿始终的都是“专制—精英政治”,直到今天,其本质没有丝毫变化。 如果说他们有区别,仅仅就是专制程度和开明程度的区别。从社会治理的机制来看,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依靠一套稳定的法则“治理社会”,而法则的执行人是大众选举的。因此,这种运行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政客—精英”政治的特征,治理社会的模式,是依靠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好恶、信念、甚至情绪”治理社会,由于个人好恶、信念、情绪具有天然的波动性,所以,社会运行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由于大众没有选择、罢免、甚至监督统治者的权力,因次,社会运行机制不可避免的成为少数人意志表现。社会的良性运行缺乏了体制的保障和社会的制约,唯一的希望就是少数人的良知。但是在良知与利益冲突的时候,利益总是会战胜良知的。

 

      精英对帝王、主子、政客是否具有抑制功能,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精英是依附生存者,他们的职责是为主人服务,以便换得他们的利益。制约只能是表面的,而且前提是对主人更有利,这种情形类似“人与宠物狗”的关系。生存依附关系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存在独立的人格。如果说他们有差别,仅仅是恶狗与善狗的区别。当然,也有一部分良知尚存的精英,但是数量毕竟是极少。事实上,现代精英政治是一种封建政治模式的变种,专制下的“精英”也仅仅是主子雇佣的一群“师爷”,他们的职责是服务于“主人”,在“人人生而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今天,在历史证明民主政体更有利于社会的富裕和强大的现代社会,继续宣扬精英政治,的确是一种很混账的行为。

 

     从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个人独裁的威权政治,还是少数人组成的“精英政治”,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都是靠不住的。都不会给社会带来持续稳定的繁荣和富裕。只有公民权力人人平等的社会,只有当大众拥有真正的选择权力——每人拥有一张沉甸甸的选票的时候,只有当大众拥有选择、监督并决定官员命运权力的时候,社会公平才有保障,社会才能稳定运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