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鑫云】中国面对的国际黄金市场


 (一)黄金的经济价值

  
  黄金作为国际稀有的贵金属具有着其货币价值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工业价值。金做为金属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而且具有触媒性质;金有良好的工艺性,容易镀到其它金属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在一定压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金可制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黄金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通讯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由于黄金所具有的优良特性,历史上就充当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在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下,可自由进出口。当一国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但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受到较严格的控制。上世纪70年代,经过六次美元危机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黄金与美元脱钩,不再有货币的功能特征。虽然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黄金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充当着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我国黄金管理的历史沿革:第一阶段:严格控制时期。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中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人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个人出售金银必须卖给中国人民银行;公安、司法、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国家机关依法没收的金银一律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一切出土无主金银均为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熔化、销毁或占有。这一时期对黄金的严格控制是为了加强对金银的管理,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对金银的需要,取缔金银走私和投机倒把活动。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第二阶段:黄金市场开放初期。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1年6月,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会员中,金融类14家、综合类77家、自营类17家。据初步统计,会员单位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
  
  第三阶段:黄金市场逐步成熟期
  
  现阶段,以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丰富、交易机制多样为特征的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以及黄金市场构成,缺一不可。我国黄金市场在交易品种、交易方式、交易手段、交易价格形成等方面正与国际接轨,日益成熟。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二)我国发展黄金市场的必要性
  
  黄金作为稀有金属,既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稳定的价值属性和坚挺的市场价格。美国财政赤字和国际贸易逆差的持续增加所引发的美元贬值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都带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扬,推动了黄金市场的繁荣。发展黄金市场的必要性已经显现.满足大众的黄金消费需求。目前,祖国大陆人均黄金年消费量只有0.2克,与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水平差距悬殊,离印度人均黄金年消费量约1克的水平有很大距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们必然会增加对黄金的需求,客观上需要黄金市场有较大的发展。规避风险的需要。黄金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性、安全性和恒久性,是财富储备和资产保值的重要手段。发展黄金市场主要是为我国居民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资产保值手段,为用金和产金企业提供一种规避风险的途径。满足社会投融资需要。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已超过12万亿元。在银行存款、国债利息较低、股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黄金市场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选择。在西方国家,黄金市场还是政府售出黄金,获得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社会投融资的需要要求黄金市场发展壮大且日趋成熟,黄金交易能从现货实物过渡到远期、期货交易,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工具。调整国际储备的需要。国际储备主要由世界发达国家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特别提款权和黄金组成。在我国的国际储备里,黄金由于其价值的稳定性使持有更多黄金储备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提高黄金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黄金走向市场,促使黄金企业经营目标市场化、黄金资源配置市场化、黄金营销方式市场化和结构调整市场化。促使黄金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全力推进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连接国际黄金市场的需要。我国黄金市场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无论是交易品种、日交易量,还是市场价格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等方面,都与国际化黄金市场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对黄金的进出口实行管制,国际国内金价有一定差别。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黄金市场,使之更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我国黄金市场将与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一起构筑成我国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与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相比,黄金市场起步较晚,面临的压力还比较大。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需要。我国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曾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市场规模、交易方式和市场影响度已不在巴黎、东京金市之下。配合国家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黄金市场必须更加成熟、更加开放、更具影响力。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三)黄金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供求有缺口:1949年我国黄金产量只有4.07吨,1995年,达到108.40吨。2000-2004年黄金产量依次为:176.91吨、181.83吨、189.81吨、200.60吨和212.35吨。数据表明,我国的黄金产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产金国。与产量逐年增长相对比的是我国年黄金消费需求量稳定在300吨左右,供需矛盾突出。从人均拥有黄金量来考虑,我国的民间需求黄金潜力非常大。假设人均拥有黄金提高1克,那么全年黄金需求将增加1300多吨。
  
  (2)黄金管理体制滞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正在消除维系了几十年的利益格局和传统黄金购销体制的基础,原有管理体制与市场化环境不兼容的矛盾日益突出。央行的监管重点没有完全转到强化进出口市场主体资格审查、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违法违规惩处等方面上来。
  
  (3)黄金衍生金融产品的限制:国际国内黄金市场分割。我国的黄金市场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一是参与交易的会员仅限于国内的产金、用金企业和商业银行;二是黄金还不能实现自由的进出口;普通百姓参与交易的成本高昂。一方面,普通百姓对投资黄金市场的渠道知之甚少,影响了投资积极性;一方面,代理费用很高。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投资者都要付手续费、代理费、入库费、出库费。
  
  (四)我国黄金市场的对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04年全球贵金属年会”上提出了我国黄金市场改革的方向,即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市场向金融市场转变、从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为了发展我国的黄金市场和实现三个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交易品种多样化。黄金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黄金,还要包括银、铂、钯等多种贵金属。发展黄金市场还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按需供应可交易产品。比如,一般个人投资黄金市场,由于实力有限,黄金交割单位必须比较小,以50克为宜。同时,黄金市场也可以实现供给创造需求。黄金经营企业可以寻找吸引消费者的题材,比如农历新年、神六飞天等,通过对黄金的精细加工,为市场提供既具有保值功能,又具有美学价值的投资产品,吸引消费者。
  
  (2)黄金市场的建设要循序渐进。黄金市场流通形态包括银行间无形的黄金市场、黄金现货交易的有形市场、黄金零售市场、黄金期货交易有形市场等。银行间无形黄金市场是黄金现货流通的主要渠道。现货交易有形市场,如黄金现货交易所,也是黄金市场流通体系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态。黄金零售市场主要服务于居民对黄金饰品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非居民的少量生产需求和投资需求。黄金期货市场是黄金市场中的高级形态,只有在前三个现货市场相对成熟后,黄金期货市场才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专业资源。目前,我国可以聘请世界五大黄金市场的专家培训黄金市场运作和管理高级人才;根据市场需要,增加黄金的进口;充分研究各国对黄金开采、冶炼、交易等方面的法规制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合资或合作,获得国际黄金资源。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3)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要发挥商业银行优势,拓展其在黄金市场中的地位,建立更广泛的交易网络,使参与交易的主体由少数企业法人逐步向普通投资者延伸。发挥金商资金优势和先进的黄金市场推广经验及管理经验,完善黄金投资网络和交易品种,活跃整个黄金投资市场。加强国际间的协调。黄金国际、国内市场高度关联。国际市场上,产金企业、交易所、各国中央银行有着较好的协调机制。以新的欧洲中央银行黄金销售协议(CBGA)为例,该协议重申了黄金的货币特性,规定了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在未来五年内黄金抛售数量不得突破2500吨,此举给予了市场一个透明的预期,有助于黄金市场的稳定。随着我国黄金储备逐步增多、市场更加开放,央行加强和世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将有利于我国汲取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稳定和发展国内的黄金市场。
  
  (五)黄金期货的影响
  
  黄金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能够为大宗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黄金期货具有满足市场参与主体对黄金保值、套利及投机等方面的需求,是黄金市场有关参与者回避、降低价格风险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但又波动频繁,而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品种却相对单一,缺乏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无法满足黄金企业生产者套期保值、锁定生产成长和利润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黄金市场经过不断的市场化改革,现货和远期交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参与主体结构也日益丰富,已具备了推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同时,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懈的基础制度建设,也为黄金期货的上市和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专家指出,中国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黄金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打击黄金变相期货交易,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与其他贵金属期货产品不同的是,黄金不同于铜、铝等贵金属产品,还具有储藏、支付、结算等倾向的金融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黄金储备往往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部分。因此,此前关于黄金期货究竟在上金所还是上期所推出,市场还有不同的看法。而上金所为开展基金期货交易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目前上金所推出的黄金T+D和白银T+D交易,作为递延现货品种,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黄金期货,很多投资者也在把递延现货当做黄金期货来交易。今年6月初,央行批准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展黄金白银期货业务,更使市场对上金所推出黄金期货抱以极大的希望。欲知更多投资详情和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请百度在线咨询鲁鑫云,鲁鑫云与您同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表示,根据07年4月15日实施的《期货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应在批准设立的期货交易所或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虽然上金所为黄金期货的推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从政策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期货监管部门,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更为顺理成章。况且与上金所相比,上期所拥有丰富的期货市场运作、管理经验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而且拥有一批期货公司会员单位,有利于在世界黄金市场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炒金请走正规渠道,资金安全第一!“梳理财富,增值生活”,鲁鑫云,高级的黄金理财分析师----愿与您同行,把握最精准的市场走势,把握赚钱时机!我永远在您身边。让您的投资更加理智!即时操作建议获取,请联系鲁鑫云QQ:874315913。黄金白银喊单群:188964664,入群验证“鲁鑫云”(不验证不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