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一样’的武汉究竟谁幸福?
-----最近附近小区拆迁朋友问我的话而使我竟然产生心酸的感慨!
汪华斌
最近水陆街菜场附近一个小区整体拆迁,结果昨天竟然遇到了在这里居住的一位朋友;他说这么多年‘每天不一样’的武汉终于降临到他身上了,所以整体小区拆迁的他最近特别忙;因为自己不愿意拆迁办安排的住房,所以只能自己到处找房子。他说他两年后再回到这里居住,那才是真正感受‘每天不一样’的新体验。他问我何时这‘每天不一样’的武汉能改变我的生活,因为我还是居住在自己二十年前的老房子里。
我们看到“每天不一样,是期待;更是每个武汉人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这大学毕业后就生活在武汉市的武汉人也承担了责任;只不过我的责任不是建设,而是默默无闻的承担“每天不一样”所造成的困难。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居住附近的一个国有企业破产了,于是改制后的老板在这个地方修建商品房;由于与我居住的房子只有一个围墙隔开,所以对我的家庭生活影响很大。在这痛苦的忍受两年后,这个商品房小区完工了;我去看了一下,这里竟然是我们拿工资的人连看的资格都没有;后来这里居住的基本上是做生意发财的老板,所以这个小区出来买菜的老太太竟然也是方言各异的人。
当我这居住的北面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之时,我居住的南面医院开始改建医院大楼;从而不仅使我们日夜生活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而且进出的道路也难行走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因为整整改造了两年半才完工了。正当我以为这下子生活又要恢复安静了,谁知我这住房的西边的公安局也修建新大楼了;同样是日夜轰鸣,后来还有人报警;经过协商改成晚上十点后不得施工。等到公安局的办公大楼与停车大楼修建完工,这时间也是两年多;这就是我们七年生活艰难的原因。
然而公安局的施工还没有正式完工,我们居住的东面又遇到一个老板新开发高档小区;结果是两面夹击,使得很多年轻人都从这里搬家了;因为这上班辛苦不说,回家后竟然是左右轰鸣;这难道能心情好吗?更重要的是这时政府工程开始了,我们出门的两条马路最少改变了八次;有时是没有任何加宽,就是两边挖沟而影响我们的出行。至于路面新增硬软路基更是有好几次。等到我们以为这下子好了,结果又遇到地铁站在我这居住的门口施工。本来以为出行不便也就是两年,谁知又遇到施工事故;结果竟然全路段禁止通行。因为即使到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何时能出行方便,好像这施工永无休止。
我们的确看到了这武汉市的“每天不一样”,可我们依然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因为我们这居住的老区就永远没有改变,因为我们这还是解放前修建的住房呀。可我们出门看见的永远是“每天不一样”,而进门看到的永远都是一样的。后来遇到一位从台湾回来探亲的老兵,他看到自己的亲人依然还住在粮道街解放前他出生时的老房子里;他流泪了,当时就叹息说为何变化如此大的武汉市却这里永远没有变化。大概是这个痛苦的印象,这位老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因为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关心城市的正能量不是来自于宣传,而是每个人的亲身感受;就如同我自己一样,我出门就感受到武汉的变化力度;可进门看到的却是永远的一样,难道我们忍受的痛苦还能激发我们的正能量吗?
我们知道任何发展都不是叫外人看的,而是叫当事人感受到变化;如我们到法国去看到一个政府大楼竟然还是几十年没有变化,可没有任何法国人说自己的生活没有变化。而我们现在的武汉市表面上是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黄金时期,可塑造传播出的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充满活力的表面城市形象;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城市的主道两边全部焕然一新,可老百姓居住的老城区还是旧貌;因为我们今天的武汉人竟然有不少人还居住在解放前修建的旧房子里子,这难道就是增强武汉自信和凝聚全体武汉人发展共识的途径吗。这不是什么主题口号和LOGO形象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民心问题。
有人肯定认为我这是特例,我倒是真心诚意希望武汉市出门感受“每天不一样”而进门永远一样的只有我一人;可我这小区也不是我一人呀,而且我们周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贫民小区;也就是说忍受“每天不一样”带来痛苦煎熬的是我们,而“每天不一样”享受的却与我们无关;这应该是相当多武汉人的心里话。
的确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精神,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也不能没有灵魂;然而如果承担“卓越”痛苦的永远是不能享受幸福的人,这城市精神还能铸造人的灵魂吗?
下图是法国的一个政府大楼,我们能以此说法国没有改变吗?也就是说改变面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升谁的幸福;这才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