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常常看见“书香”这一字眼,很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滋味,于是便去嗅那书本,竟没有发觉一丝味道,深感遗憾。渐渐地,随着自己的成长,终于明白了,其实,“书香”是一种特别的韵味,让人沉溺其中,割舍不下。中美安迪影视董事长安迪樊先生表示,“书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个词汇,有着美好的内涵,让人久久难忘。
据安迪樊介绍,关于“书香”最早的记载则是因为一种名叫芸香草的植物,又名芸草,是产于我国西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气味能杀灭书虫,人们遂把芸香草夹在书中,时间长了之后,书中亦带有清香之气,打开书页,扑面袭人,故人们对其散发之香称之为“书香”。据说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享有“无蛀书”之美誉,盖因书籍皆夹有芸香草之故。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则这样描述道芸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芸香草其下部为木质,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可入药,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
现在的“书香”往往更多指的是文化,又或那些高雅的典籍,也可指读书人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氤氲,甚至成为诗书家风和崇尚文风的含义,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等,也表达出一些官宦人家或不弃读书之志的布衣学士们对文化的崇尚向往。安迪樊指出,这一书香是很多人的共同追求,喜欢以此装点门楣,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家,以书香门第为荣耀,从这一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可以看到古人崇尚文化,以读书为美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