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竞争,方能消除寻租腐败与垄断弊端


垄断必然产生寻租与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

央视是国家电视系统最高级别的媒体单位,拥有巨大的利益,这从央视广告收入之巨,媒体人学者乃至商业人士央视出镜露脸之难、花费之大中可以看出来。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这是媒体资源垄断所致。垄断导致服务稀缺,稀缺必然带来高价,这是市场规律。政策法规不允许高价,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士就会寻租,此乃人性使然,是没有办法的事。

过去猪肉稀缺,每人每月只能凭票购买半斤肉,如何买上称心如意或骨头少一点的肉,是人们的梦想之一。此时的肉店营业员或单位卖肉者因为拥有大肉及大肉销售的垄断权,使得很多人对他们堆笑脸,走他们的关系。一个月一家人才能买上几斤肉,几斤肉的质量或骨头多寡对一家人整月的生活和幸福影响很大,因而给卖肉者说点好听的、送点小礼物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你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状况:到别的地方买肉?找其他营业员买肉?找领导解决问题?都没有可能。唯有卖肉的营业员知道什么时候有肉供应,什么时间有好肉供应,更重要的是窗口卖肉时,营业员眼睛一转、刀口一偏,好肉赖肉全在他的掌心控制范围内。好肉有限,卖给谁都是卖,卖给朋友、卖给经常孝敬自己的人、卖给送给我二两砂糖的人,显然比闭着眼睛不看人卖肉对自己有利得多。因而那时与卖肉相关的不公正与“腐败问题就很常见:看人卖肉呀、走关系走后门呀等等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当下明星容易赚钱,而白岩松说了,就是把一条狗拉到央视,连续播映一个月,这个狗也会成为名狗。赵本山又说“有名的鸡和没有名的鸡价钱差大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老总、一些学者作者时常做客央视,阐述他们的观念、价值追求,讲述企业和个人不平凡的经历,说些格言警句之类东西。即使并不年轻的我,也不免对他们产生崇拜之情,进了商场买他们企业的东西;进了书店,读他们写的书,几乎是不自觉的。因此有巨大名气的企业产品好销,有人人皆知其名的作者学者的文章书籍好卖,地球人都知道。

对于央视某一频道负责人来说,对于有权决定制作什么内容的节目,有权决定什么节目播出的人而言,此时便同当年卖肉的营业员处在一样的位置上。这么多企业、学者作者都想上央视宣传表现自己,都想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面前露脸。让谁上呢?公平竞争谁出钱多让谁上,政策法规不允许,至少大多数节目不允许。频道负责人上谁的节目、播出什么内容如同营业员用刀割肉,从什么地方下刀,一刀下来是什么肉,完全是他大脑意志控制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权力运用的自由裁量空间很大,上谁更合理难有科学的标准。如此,上朋友的节目,上平时对我好、送了我礼物者的节目,肯定比闭着眼睛公平上节目对自己有利得多。久而久之,争相讨好节目负责人频道负责人的竞争,就会把这个关系搞庸俗,把这个送礼的价格搞得愈来愈高。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负责人入狱就说收了很多钱,现在这位更是传到数十亿的程度,说明当下竞相送礼讨好节目或频道负责人的竞争已经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消除垄断弊端需引入竞争,而非提高人的素质

对于这种资源垄断导致供应稀缺下的寻租现象,要管理很难。比如卖肉营业员,看人,看斤数、下刀割肉,这是他的权力范围。有这个权力你不让他用,有这个权威你不让他使,等于不让他干活。就像长得漂亮的姑娘,身边有一群追求者天天讨好她,抢着为她办事,你不让她睥睨天下、颐指气使,怎么做得到!提高营业员的业务能力,改变肥瘦不均现象出现的刀法原因?提高营业员坚持原则的自觉性,令他们铁面无私、刀刀公平?提高漂亮姑娘的道德文化素质?这当然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独家垄断的节目频道负责人或者媒体负责人同样,你也想上央视他也想让央视,节目时间有限、频道资源有限,总要选择。你说这个企业经理,这位学者作家经常上央视,是搞了关系送了钱,上另外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就没有人说了吗?这是黄泥掉到裤裆里的事情。

资源高度垄断尤其是独家垄断,必然造成寻租和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卖肉营业员、漂亮姑娘是如此,央视经济频道负责人和各类有影响的媒体亦如此。因为等级特权和缺乏真正意义的竞争,当下很多媒体经营者实际处于高度垄断者的地位。垄断条件下的寻租与腐败是公开的秘密,比如很多批评报道、负面的新闻稿件花多少钱可以撤下;比如一些电视频道花多少钱就可以上几分钟的正面新闻报道或者软广告;比如一些报社交多少钱就可以在某版发文章,这些,在很多媒体中介都有公开的价码,实际上花钱也可以办成。这种种现象在垄断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觉悟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唯有强化竞争,通过竞争去除垄断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卖肉营业员的特权和“腐败”,在取消大肉票证供应、消费者可以任意选择购肉门店之后,也就是在营业员不再拥有大肉销售经营垄断权力之后,彻底消除了。漂亮姑娘的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等等毛病,因为没有了对一个单位地方男同胞的交往垄断,因为国内外更多漂亮姑娘的存在与竞争,而大大减少垄断漂亮资源的程度,使得其毛病和弊端限制在较小范围内。

如果我们放开竞争,比如允许湖南、云南、天津、南京、福建、广州等地电视台,拥有和央视一样报道国内新闻和创办各类电视节目的权力;如果我们的批评监督与表扬评价报道,还包括房地产、金融、养老等评论探讨社会问题的节目,各家电视台都可以平等制作和播出;那么众多电视台的参与与竞争就会改变只有央视一家电视台可以制作相关节目、可以上荧屏露脸的高度垄断局面。这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国家电视媒体服务的稀缺性,降低社会各方面接受媒体服务的价格,减少防不胜防的寻租腐败,还可以改变垄断媒体高度垄断带来的其他弊端。

电视台之间较为有效的竞争,可逐步减少央视和个别省级电视台的特权,离开了垄断特权,就减少了黄泥产生的体制原因。媒体之间较为激烈的竞争,既可以提高各电视媒体的服务水平、节目质量,又可以减少虚假报道、倾向性评论的数量,改变舆论观点不平衡的舆论生态环境。甚至还可能改变电视台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追求,最终从根本上改变黄泥总是掉到裤裆里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发生。

竞争是从根本上解决诸多问题弊端的钥匙

垄断是大敌,是我们诸多弊端问题产生的根源。管制带来垄断,垄断造成腐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称:什么东西政府不管了,什么东西的发展就会快一些,这主要是从减少特权、增加竞争从而增加市场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言的。有很多的历史经验可以证明。

各级政府主管农业生产经营的时候,因为垄断了土地生产经营权,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几十年粮食不够吃(更不要说消除“下班打冲锋上班磨洋工”等等弊端了)。政府将农业生产经营的权力交给千千万万农民,不管了,我们的粮食马上吃不完了;改革刚开始,政府适度放开了纽扣、肥皂、低压电器等小商品的生产经营管制,也就是取消了国有企业垄断性的生产经营这类商品的特权。在千千万万个体私营者竞争性生产供给的推动下,这些商品马上从稀缺到富足,从质量差品种少,到质量好品种多,相关行业和市场也迅速繁荣起来。

竞争是一个具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有注意到的功能的行为,提倡和尊重它,可解决诸多问题,消除各样弊端,我们社会的经济文化面貌才会像今天一样。限制和反对它,往往产生许许多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矛盾和弊端。以互联网为例,因为较少全面细致的政府行政管制,因而高度垄断一个行业的企业不多,这使得中国互联网的竞争相对自由。由于是新的东西,开始的竞争还是无序的,也确实产生了许多质量与管理问题,但是在竞争的作用和推动下,这个领域竟出人意料的迅速发展繁荣起来,原来以为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却是可能的。

换言之,因为顾不上,政府的相关管理较少、规章制度亦较少,投入较少、也没有垄断的国有大企业,疑似混乱无序、盲目竞争的中国互联网,竟然涌现出不止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出了一批如阿里巴巴、百度、360、京东这样的著名企业和生产经营业态。如果一开始管理部门就利用行政管制,垄断网络方面的开办经营权,培养一家或几家垄断性的国有大企业,由此产生的弊端和腐败一定层出不穷难以解决。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局面,中国互联网企业也不可能在世界上处于今天这样的地位。

总之,欲使买肉者不走关系、不送礼就能办成事,只有去除肉店营业员大肉销售经营的垄断权,开放大肉市场;欲使媒体使用消费者不走关系不送礼就能办成事,只有消除媒体资源使用经营上的高度垄断特权,引入媒体间的有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