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芳园筑向帝城西


  恭王府:芳园筑向帝城西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之一,此次在京,花一个多小时,浮光掠影游览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恭王府之所以闻名天下,与它的主人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影视剧和书籍演绎的清朝大贪官和珅。钮祜禄·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有人将他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以史为鉴,从为官清廉到利欲熏心,从随驾江南、权倾天下到狱中自尽,和珅的人生轨迹令人深思!

  《红楼梦》成书于北京,有中国封建社会秘史之称。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曹雪芹《红楼梦》里黛玉说:“明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宝钗说:“芳园筑向帝城西。”李纨说:“秀水名山抱复,风流文采胜蓬莱。”我国著名学者,资深红学家周汝昌搜集了十多项有说服力的文证、诗证、人证、物证、史证、图证……充分证实了大观园和“西府”的清初时期所在地,即相当于现存的什刹海畔的恭亲王府及其后花园。恭王府与《红楼梦》微妙而神秘的历史关系,也吸引游人前来探究,增长见识。

  蔡律   201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