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丽娜诗选——自序
是泪,就让它奔流;是情,就让它迸发;是声,就让它激越! ——题记
在初习读书写字的少年时代,受家庭影响,我痴迷地喜欢上了文字。人的一生总在不停地赶路,为生存而步履匆匆。天予的本能、后天的积淀,只有到了特定的时段,在特定的心境中,情感的倾诉才能成功地寻觅到文字的出口。作为自由写作人,体制外的文字匠,虽然艰难地在夹缝里生存,但可以用独特的视角与思维去解读这个世界,并用无功利的语境去诠释生活的诗意。生命是充满鲜花和泥淖的路,能采撷沿途的风景,发掘世间的美丽,那是人生的幸运。而写诗更是一种幸运,它能把心灵的感动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情。诗原本就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秉赋,它是心灵的哲思,是生活的美学。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来源于诗人丰沛的情感。只有累积了年龄、阅历、知识、悟性,才能如高山流水,最终在汇聚处翻出美丽的浪花。每个诗人的心灵世界与众不同,于是形成了诗界。
写诗,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人为生活而写作,有人为写作而生活。诗人不单单是练写出来的,更不是支颐凝想得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活出来的,是从生命细胞里和神经末梢中流淌出来的。这就是常言说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其实每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自己的作品,而善于记录生命感动的人才能成为诗人。用文字温暖生活,这是诗人的情怀。
诗人和诗都贵在个性。寒冬绽红的梅花、踏破雪野去寻觅梅花的人,——这就我和我的诗,耕雪读梅花是也。
花样的人生,似水的年华,一切皆靠自己去创造!烟霞碧宇,苍林红树,轻云飞鸟,波光流影,述诸于笔端的天籁,坠落于衣衫的浮华,皆得之于诗丛深处的曲径。无论是恪守传统,还是标新立异,任何文学作品都需经时间的磨砺、历史的过滤,方能化蛹成蝶,演绎成经典。每个生命都有等待期,也许就在某一刹那,宛如一朵莲花,忽地灿然开放,惊艳了世人,也点亮了自己。所以诗人要慎对自己的作品。
文学首先在于自我启蒙,间接地影响于社会。生命在时间的甬道上如流星般划过,而唯艺术可以穿越时空,那是音乐,是诗歌,是绘画,是大爱的情怀。
生命如诗,流逝有痕;岁月如歌,喜怒有形。检索笔头的文字,沿着时光隧道逆旅而上,去回味人生旅程中明媚的单纯、美丽的忧伤、铭心的爱恨、成功的喜悦、愤怒的呐喊、孤独的守望,不禁顿悟了古句的深刻:“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那,是摆脱了无奈的洒脱
挥一挥衣袖,让它化入云淡风轻。抬一抬望眼,今夜的月色更显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