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私人银行由准事业部调整为"大零售"模式】


  工商银行(601398.SH)的私人银行业务中报成绩单出炉。截止2013年6月末,其私人银行客户突破3.13万户,管理资产5538亿元,分别比2012年底强劲增长20.38%、17.03%。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工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了一定调整,其各地私人银行中心从原先的总部直属管理划归为当地各分支行负责管理。工行在中报中也提到,将私人银行部纳入利润中心改革试点,明确了私人银行部职能定位和盈利模式。
  “其实就是从原先的准事业部机制调整为类似于”大零售“的模式。”上海一家银行私银业务负责人认为。在这之前,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曾对私人银行业务的事业部制独立运营模式做过一定的调整。
  不过,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在8月底,平安银行(000001.SZ)召开了事业部启动大会,其中新成立的私人银行正是属于产品事业部。
  工行私银总部成产品研发平台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工行在各地的私人银行由总部直属管理调整为当地的分行负责管理。调整后私银总部的职能定位,首先是成为产品的提供部门,在私银产品的创新方面做出努力,通过研发产品对一线的财富顾问提供支持;其次是通过网络大学、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财富顾问的培训。
  “推出自主开发的私人银行专属产品、发展全委托理财业务、专户理财业务,形成跨机构、跨市场产品遴选代理机制。加快私人银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工行在2013年的中报里也表示。
  工行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99.20亿元,同比增加10.34亿元,增长11.6%,而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在90%以上。
  在目标方面,工商银行各地的分行、私银总部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做大全行的私银业务体量,成为更多客户的主办银行。截止2013年6月末,工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突破3.13万户,管理资产5538亿元。而在2012年末,客户数量为2.6万户,管理资产4732亿元。
  不过,在对财富顾问的具体考核上,各自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私银业务总部考核的是每款私银产品的销售情况,而分行是考核每位客户的贡献度。
  另外,工行在全国共设立了36家私人银行中心。截止上半年,还向重点地区、高净值客户资源丰富地区延伸私人银行服务中心超300家。
  “这实际相当于是私银服务下沉。”上述私银业务负责人分析。
  在原有的模式下,由私银财富顾问维护当地所有的私银客户,在服务数量、覆盖范围上都会面临挑战。而在重要的分支行成立私人银行服务中心后,每家中心都会设立3-5个专业的客户经理,更能全面覆盖全国高端客户市场,而私银财富顾问的重点将放在新产品、新业务方面。
  模式之辩
  事实上,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自诞生以来,其发展路径就有“大零售”模式、事业部制两种不同选择和争论。
  在事业部制模式下,各个私人银行中心分部自成体系,直接归私银总部负责管理,与分行并无隶属关系。其优点在于可以给私人银行提供全新的客户服务以及强大的中后台支持,并且事业部制的前中后台业务模式可以解放前台业绩压力,保持私人银行业务规模的稳健和实现效益最大化。
  “工行进行调整后,现在各家的私人银行分中心回归当地分行管理成中资行的主流选择。”某股份制银行私银业务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不过,相对于工行的调整,平安银行最近却依然选择了事业部制模式。8月底,平安银行召开了事业部启动大会,宣布3个行业事业部、11个产品事业部和1个平台事业部正式成立。其中私人银行划归为产品事业部。
  平安银行分管零售条线的副行长蔡丽凤近日对媒体透露,将分3个渠道提供私人银行服务,包括4个私银中心、平安银行的分行、还有平安集团的信托平台,平安信托的部分客户也将为私人银行共享。
  “中等规模银行,特别是零售银行业务体系起步较晚的股份制银行应根据该行实际,积极尝试事业部制运营私人银行业务。”中信银行的一份私银发展报告曾建议。
  不过,也有相反看法。 “比如在增值服务方面,私人银行业务划归分行管理后,才能得到更多的区域资源支持。”上述私人银行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