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厦门缺水关键要“节防并举”
刘纯银
经市政府批准,厦门市水利局、市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厦门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系统发布厦门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主要成果,为特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基础信息保障。(9月12日《海峡导报》)
正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尽管厦门是一座属于南方的海边城市,流经厦门辖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共有13条,辖区内总河长213公里;辖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独立入海的河流共4条、1级支流共4条,总河长为183公里。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个,水面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全市共有水库94座,总库容2.39亿立方米,除杏林湾水库为景观水面外,其他几座中型水库均确定为饮用水水源地,部分小(1)型水库也承担人饮用、应急备用水源和工业用水。此外,厦门全市还有地下水取水井137755眼,地下水取水量共404.89万立方米。但由于年用水量较大,达5.6亿立方米,所以,厦门也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厦门用水缺口巨大。
那如何解决未来厦门缺水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坚持“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并举的方针。
在节约用水上,首先要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这点早已妇孺皆知。爱水,惜水,节水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可是,现实生活中,不珍惜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因此,要通过广泛宣传,增加人们水危机意识。其次要把节约用水落实到行动上。虽然人们的节水意识较过去有所增强,但全国仍然有为数不少的水龙头在日夜不停地滴水而无人问津;仍然有人把生命之水随便倒掉而不注意节约。更令人忧虑的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水资源的浪费显得麻木,好像缺水与己无关,水患与己无关,根本意识不到那“嘀嗒、嘀嗒”流水的声音很小很轻,但很惊心动魄;也根本认识不到,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危机作为人类最大的环境问题正在快速地逼近我们。
在水污染防治上,首先要解决目前水资源保护执法存在多头执法、程序繁琐、手段乏力、执法条件差等问题,尤其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严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的“两高一资”项目。同时,还要按照“全域谋划、联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思路,严格落实属地负责和环境污染“问责”制,坚决查处停运治污设施、偷开超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
总之,水短缺,水污染,不仅仅是厦门的难题,也是中国及至世界性难题。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从日常的实际行动上避免水污染,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水危机,并努力实现人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