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8日下午,在山东泰安丽景新天地宽敞的大型会议室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参会者神情严肃地盯着主席台。台上,北京农信之家咨询中心(简称农信之家)法人代表兼秘书长谢勇模正在语重心长地给告诫参会者:“我们搞农村资金互助社,一定要注意法律上的红线,第一,不能搞非法集资;第二,不能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有一个,就是不能把老百姓的钱瞎搞投资,不能把钱投资到房地产上。”
谢勇模的背后,是一块巨大的会议挡板,上书“合作金融时代已经来临!”。毫无疑问,这几个字就是这个名叫“农民银行家49人论坛暨北京农信之家2013年年会”的会议主题。
会议一天前召开,共计两天,此刻正是会议的“重头戏”。
公开资料显示,农信之家成立于2011年8月,是由全国10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按照该中心的宣称资料,它的使命是“传播信用合作文化,提高农民信用组织化”。
农信之家的法人代表兼秘书长谢勇模,是一名刚满30岁的年轻人,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人物”称号;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1年度在职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
农信之家虽然成立仅两年,但要追溯它的渊源,则由来已久。它是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制度推广团队。据有关资料,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由闫家村的八户农民首创,直接推动了我国农村金融新政策在2006年底的出台。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意见》,将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三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一同纳入银监会的监管范畴。按照该意见,符合条件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将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许可证。
尴尬的是,即使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农民的金融合作之路仍然几近原地踏步。
2009年,中国银监会曾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按照该工作安排的计划,全国共计划到2011年设立16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然而,截止到2012年6月,经全国36家银监局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只有49家。农信之家年会召开的2013年8月,这一数字仍然没有获得突破。
在农信之家的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就说:“合作金融时代已经到来,的确国家在很多政策上是支持的,但是又面临着角色的尴尬,毕竟得不到金融许可证,没有正式的牌照,也面临着随时有可能被关闭的风险。”
同时,周立教授称,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有49家得到了“牌照”,但“野战的非正规军有好几万家。”
事实上,参加本次年会的参会代表,除3家得到了金融许可证,是银监局批准的“正规军”外,绝大多数虽然从事资金互助,但没有金融牌照,属于“野战军”。周立教授称:“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些野战部队都想由非正规军转化为正规军,个个都想被招安!”
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存款,但农民需要贷款时,往往从这些商业银行贷不到款。
在农信之家年会上,河南省范县协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国旺说,他所在的乡镇有四万多口人,农民在当地信用社的存款是3亿多元,但该信用社给农民的贷款只有1800万。
“商业银行要求我们必须有抵押物,但是我们的抵押物不一样,比如我们的房屋,我们的农机具,商业银行是不愿意要我们这样的抵押物的。”周立教授称。
虽然拿不到金融牌照,但面对农民贷款难的实际需求,在广大的农村,一些资金互助合作机构还是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农信之家年会上,在中国银监会吉林四平监管分局工作的姜柏林就认为,没有金融牌照,不等于不能开展农村金融业务。
“中央文件连续几次都说,允许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凡是搞合作金融的,都知道这一条,这一条的含金量非常重。”姜柏林说,“现在我们这些没有牌照的,为什么可以开展业务?就是有这一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开展信用合作。”
姜柏林的另一个身份是,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推动者。
公开资料显示,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前身就是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11月;2007年3月,该互助社获得金融许可证,成为中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机构。
“工商营业执照中的名字叫什么,我们的牌子就挂什么,这是法律规定的。所以,资金互助社必须是金融机关批的,否则就是非法集资。”在农信之家年会上,山东省郓城县法制局局长李继银同意姜柏林的观点,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开展资金互助业务,但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按照李继银的观点,如果没有银监会的牌照,对外就不能叫资金互助社。
不能回避的是,由于没有牌照,缺乏政府监管,一些非法集资机构,打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招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更给真正的农民互助机构抹上了阴云。
2012年10月15日,江苏省灌云县四家农民资金互助社突然关门,合作社负责人不知所踪,储户的存款不能兑现。据公开报道,涉案资金1.1亿元,涉及约2500位储户。
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互助社的资金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但涉案的四家资金互助社负责人却把吸收到的存款贷给了一家叫龙诚的集团公司,从中收取高额利息。而该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期货、网络游戏和餐饮娱乐等。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案件曝光。
在农信之家年会上,几乎每一个发言的参会者均表示,一定“不要吸收公众存款,远离非法集资。”
事实上,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之所以前途无限,不是说它的规模有多大,而是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在农信之家年会上,山东省郓城县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林说,今年4月,有一个农民急着看病,就找到了他,问能不能贷5000块钱。“为了不耽误人家看病,当天下午我就把这个钱给他了。”王林说。
与商业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不同,在这些活跃在农村的资金互助合作社贷款,主要靠的就是信用。
王林说,今年春天,仅种植树苗一项,他们的资金互助社就扶持了20多户农民。“老百姓种几亩树苗很不容易,在信用社根本贷不到款。即便你能贷到,写申请到放贷给你,也得二三十天。”王林称。
这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既解决了农民的生产问题,又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生死病老苦,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就连青年男女结婚的彩礼钱,农民都会从这些设在村子里的资金互助社贷款。
资金互助社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反,农民也愿意把自己的闲钱存在资金互助社。
“今年我们不到1000人的村庄,我这存款就1800多万,这是因为咱们做了好事了,老百姓拥护咱们。”王林自豪地说。
“我干了两年多,没有吃过社员一顿饭,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我们那里的话可以随便问,我没有抽过人家一根烟,因为说实话,我根本就不会抽烟。”河南省濮阳县银融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从事资金互助,当时的发起资金只有120万元,如今存款已到1000多万,该合作社理事长刘双磊幽默地说。
按照刘双磊的说法,他的合作社根本就不用自己主动宣传,“你越动员他们,他们越认为你是骗人的。”刘双磊说,“咱们为他们付出了,他们也替咱们做宣传的,这是两好换一好。”
“我们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贷给穷人,比如一个富人来贷10万块钱,一个穷人来贷款10万块钱,我们就先把资金贷给穷人。”刘双磊说。
“合作社发展经营的时候政府要培育,政府没有培育的情况下,就需要有一批道德高尚的先驱者去贡献,这样我们合作社才能发展起来。目前国家没有具体的合作金融政策,我们的合作金融该怎么发展起来?那就要靠我们这些发起人充当道德高尚的先驱者。”农信之家秘书长谢勇模说。